分享

唐朝第二个西天取经人,也叫唐三藏,如今却鲜为人知!

 铁血老枪 2018-01-12

世界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这么一个规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备受关注,各种赞誉扑面而来,但第二个就少人问津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第二枪是谁打响的?有谁知道吗?人们总记得第一!

为什么出现这一点,欧洲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的一句话,或许有所解释:“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蠢才”!人们重点关注天才吧,不关注庸才和蠢材!

唐朝第二个西天取经人,也叫唐三藏,如今却鲜为人知!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在唐朝历史上,谈起西天取经之人,大家唯一的印象就是唐朝玄奘,对于其他取经人,甚至根本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在玄奘西天取经的40多年后,唐朝还有一个人也去取经了,这个人也被称为“唐三藏”!

这个人法名叫“义净”,生于贞观年间的635年,死于唐玄宗时期的713年。因为对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很崇拜,加上当时经书不完善,所以就立志西行取经,后和玄奘一样,待会很多经书!关于此人的行为,有以下五点值得关注。

唐朝第二个西天取经人,也叫唐三藏,如今却鲜为人知!

(1)671年,义净经由广州,取道海路,乘船到了印度。从他取经路线上看,要比玄奘舒服一些,走的是南方海路,不需要两条腿丈量大地。695年,义净回国。

(2)玄奘西天取经,除了带回来经书之外,还留下了一本《大唐西域记》 ,详细描绘了西域风土人情、势力分布等。义净行走南海,也留下了一本书,即《南海寄归内法传》,也记录了南海很多情况!

(3)选择取经归来之后,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热烈欢迎。义净回国之后,同样受到了武则天的真诚接待。史载,武则天女皇亲自到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于佛授记寺!

(4)在西安市,有两座“雁塔”,一座是大雁塔,一座是小雁塔。大雁塔是和玄奘有关,但小雁塔却是和义净有关。联想到这两个塔的名称,和他们两人的作为,甚至会将这两个人的经历“重叠”,仿佛有轮回的前后世!

唐朝第二个西天取经人,也叫唐三藏,如今却鲜为人知!

(5)玄奘和义净,都被称为唐三藏。其中,义净“三藏”之号是武则天赐予的!所谓三藏,即佛界圣典的三种分类——经藏、律藏、论藏!通晓三藏的僧人,就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属于高等级的荣耀!

正因为有玄奘和义净的努力,所以才有佛学在中国的兴盛。由于唐朝信奉的是道教,所以佛教还一般。但到了宋朝,佛教兴盛的不像话,像苏轼等大文豪,都有“居士”号!

唐朝第二个西天取经人,也叫唐三藏,如今却鲜为人知!

玄奘和义净的万里跋涉让人佩服,但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即:隋唐时期的国家威望。这才是西天取经的保证!可以说,从隋炀帝锐意开拓西域,到唐初国威远扬,甚至达到中印度,中外交通才因此开辟,才有西天取经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还有两点:(1)中国第一个西天取经的是法显和尚(334—420),399年去印度,412年回国,(2)当时去域外的取经人,都很注意收集沿途的风土人情,无心之中为国家收集了周围国家的情报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