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喜欢做事情做得很“绝”。 念书,就要当学霸,在安徽大学拿过多次国家奖学金,最后保送到北大; 长笛,就要练到业余10级,曾两次获得省管弦乐大赛一等奖和“雅马哈”全国管弦乐大赛三等奖; 力量,就要练到6块腹肌,让男跑者都汗颜。 跑步,就要拿遍冠军,从创造安徽大学数个长跑记录到全马PB310 ,再到多个越野赛的女子冠军。 这个很“绝”的女生就是陶燕茹,跑友们一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茹。 从长相到内在,从文到武,小茹总是令人惊艳。然而,2017年,这个一路都“笑傲江湖”的女生却很一度很绝望,到底是为什么呢? 1、爱上越野,成越野新星 2013年到2016年,小茹的主战场在马拉松赛道上。 虽然首场马拉松,跑了430,成绩并不是很好。但经过几年的苦练,2016无锡马拉松,小茹跑出了3小时17分的成绩,达标国一。2017年3月,她在无锡再次PB,3小时10分。 尽管马拉松成绩很好,但2017年,小茹的主战场却在越野赛道上。 2015年,小茹就跑过自己的第一场越野赛了—北京TNF100的25公里组。当时她没做好准备,赛前没怎么上过山,连跑鞋都穿的是路跑鞋,“现在想想,真是太业余了。”尽管业余,小茹还是跑出了不错的成绩,排名女子第三。
之后,小茹参加了很多十几、二十公里的小比赛,始终没有勇气尝试更长距离。2016年底,她开始尝试挑战一些30公里以上的越野赛,“当时觉得自己的速度和耐力也都还可以,可能比较适合一些中长距离的比赛。” 2017年,小茹挑战了很多42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的比赛,也拿到了一些冠军,被人们称为“越野新星”。 4月9日,北京三峰连穿越野挑战赛42公里组,小茹以5小时40分的成绩夺取女子第一。 4月16日,北京TNF100的50公里组,5小时28分14秒,小茹以绝对的优势排名女子第一,总排名第三。“其实,我本来不太喜欢夜跑,但是这次50公里硬化路面比较多,对我来说很合适。” 4月22日,柴古唐斯括苍100越野赛女子100公里组,小茹以17小时08分获得季军。这也是小茹唯一一次100公里的越野赛,“我其实不太喜欢参加100公里,经验少,耐力也不是很好,对我来说消耗比较大,前面累积的优势,到后面一下子就归零了。” 5月29日,2017巴图鲁关东越野赛50公里,是小茹跑过最虐的一场比赛,“赛前下了雨,路很滑。我的下坡技巧又不是很好,所以每次都是滑下去。”这场比赛虽然也是50公里,但小茹跑了8小时24分钟,不过只比男子第一慢了十几分钟。 6月10日,幽州古道100的70公里组,从下午跑到凌晨。这条赛道虽然不是很陡滑,但有很长一段的峡谷,中间全是碎石,对脚踝的力量要求很高。在这个比赛中,小茹迷路了,“在那一片地方转了十几分钟都没找到方向,直到后面有人来,才跟着他们走了。”这场比赛,让小茹意识到越野赛是需要很强的自导航能力的。12小时04分,她拿下了冠军。 6月17日,大五台朝圣之旅42公里组,虽然海拔只有2000多,但小茹高反了,头晕总想睡觉,“虽然拿第一肯定是没问题吧,但跑完之后我的脚肿了。” 7月14日,崇礼168的88公里,赛前小茹担心自己体力吃不消,但最后她还是以11小时20分36秒的成绩夺得第一,比第二名领先了90分钟。 7月22日,爱江山夜跑42公里,小茹获得冠军,用时6小时46分25秒。这场比赛阴雨湿滑,42k累计爬升3000 ,但小茹仍然领先女子第二近2小时。 10月6日,巴图鲁松花湖越野赛50公里,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参加越野赛的小茹,对这次比赛并没有信心,但最后她还是拿到了冠军,比第二名快了将近2小时。 小茹表示,自己虽然更倾向于越野赛,“但马拉松是基础,所以有机会还是会跑马的。” 2、受伤数月,曾心灰意冷 小茹非常喜欢越野赛,她觉得越野赛最大的魅力就是充满不确定性:“马拉松训练比较有板有眼,根据训练计划一步一步来,跑间歇,跑长距离,然后隔一段时间跑一个节奏跑之类的。但越野不一样,它不需要有很多的预设,很难说用单一的成绩去衡量。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状态,对最后的结果影响是比较大的。一场比赛能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是越野赛的魅力。” 因为太喜欢越野赛,频繁参赛,导致了伤病。虽然参加了9场越野赛,拿到了8个冠军1个季军,被大家称为“越野新秀”,但小茹的2017年,过得并不一帆风顺,一度曾差点不能跑步。 4月份柴古唐斯越野赛中,小茹不慎扭伤了脚,赛后脚一直是肿的。但她当时没有在意,还参加了幽州古道,到那时候脚还没有消肿。
在大五台之前,小茹探过一次路,在一个下坡的时候,另一只脚卡在了两块石头中间,没来得及拔出来,一下子整个人摔了出去,“根本不能动,足足缓了10分钟。” 所以在这之后,小茹的两只脚都受伤了,但当时不是很疼,所以她依然参加了大五台,“这次比赛导致了脚部严重的代偿反应”。 伤病的爆发在8月份。当时,她在场地上跑了一个间歇,跑得非常快,当场跑完就觉得脚部非常痛,第二天按摩了也没用。 到了9月份,小茹又患上了足底筋膜炎,“因为代偿,其他地方受伤,导致足底不停地发力,不停地受力,所以足底筋膜拉扯过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参加了北马,“不想错过家门口的比赛,而且当时伤势有所好转。”结果最后瘸着跑下来,3小时19分完赛。 10月份的松花湖,休养了一段时间的小茹,伤势恢复地不错,正好因为比赛日在假期,而且是50公里,所以她去跑了。
这次比赛之后,她的伤就严重了,“我有一次尝试慢跑,跑了900米就跑不了了。”医生表示,脚步伤病很难恢复,不能再跑步,必须要休养。所以从10月份,小茹就开始着重练习力量训练。 一方面,她积极地配合着各种康复措施。她每周都去按摩,再也不参加比赛,每周都做三到四次力量训练,上各种体能课,还请了私教。在这段时间里,她的自律和坚持给老师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也一直在练,有些循环的动作,中间我都是不休息的。”令小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周日,她连续上了四堂体能课。 但一方面,她的心态出了很大的问题。不能跑步的那段时间,小茹内心很绝望,心理落差比较大,“我一度觉得自己不能跑步不能越野了。”当时,她关闭了朋友圈,不再关注跑步的任何消息,所有的比赛都会刺痛她的神经,提醒着她现在她不能跑步。“那段时间,我一度陷入绝望。” 3、绝地重生,意识到初心 就在小茹陷入绝望的时候,她的私教开导了她,“虽然你对跑步是真爱,但专注眼前的生活,不才是现在最应该做的吗?”私教这样说道。在私教的开导下,小茹慢慢变得平和,并且开始认真回想自己之前对于跑步的态度。 小茹开始意识到对跑步是真爱。“当你不能跑步,不能训练,不能比赛…什么都不能做,被剥夺一切时,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成绩,不是冠军,只是运动本身,尽情地运动。” 她开始明白人生没有预设。“越野之美就在于不确定,天气不确定,路况不确定,状态不确定……所以何必有那么多预设?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跑不动就走,受伤了就休息…不必纠结,生活也是。”
她开始认识到人生起起伏伏都很正常。人生不是一个高峰接着另一个高峰,只有经历过低谷,高峰才有意义。“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巅峰状态。你用怎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伤病,就是你用怎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越野或者马拉松。” 她的心态变得很平和,甚至感谢这次受伤。“当你不得不停下脚步的时候,就会思考很多东西。以前,我关注的更多是训练、运动水平和比赛结果。但现在,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运动本身的美好。” “只有经历过跑步的各种角落,才能感受完整的跑步的魅力。”小茹笑着说:“不因光环迷失自己,不因伤病否定自己,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强大吧。” 1月6日,小茹3个多月来第一次上山,她张开怀抱群山,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山的安静。她报名了2018年4月要举办的2018北京大庄科国际红色越野赛的50公里组,“刚开始我也挺犹豫的,但延庆那边的赛道我没有去过,它跟我之前跑过的山都不一样,所以我要去体验一下。人生和越野的乐趣就是体验不同的风景,不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