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rd Estonian SS Volunteer Brigade(德语:3. Estnische SS Freiwilligen Brigade)——武装党卫军第三爱沙尼亚志愿旅,组建于1943年5月,由爱沙尼亚军团升级而来,其最初的番号为武装党卫军爱沙尼亚志愿旅,43年10月,43年10月,其番号变更为第三爱沙尼亚志愿旅该部队于1944年1月23日正式扩编为武装党卫军第二十掷弹师(爱沙尼亚第一)。 纳粹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征兵处 1943年4月,征召到足够数量爱沙尼亚兵源的纳粹德国组建了一支旅级单位,其兵源甚至还能单独分配出来一个营的部队来调配给精锐部队——维京师,用来弥补刚刚从该部队调走的芬兰营,从这一点看,纳粹对该地区兵源所组成的部队给予了相当大的信任和对这些部队战斗力的认可。 被轰炸的波罗的海地区的城镇 同纳粹大多数新组建的部队一样,该部队在组建完成之后,先是调派到压力较小前线后方进行反游击作战。但此时纳粹德国在人力物力上早已不堪高烈度战争的损耗,其战线也已经是千疮百孔,在苏联红军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之后,纳粹德国前线的指挥官们绝望的发现他们根本没有预备兵员可以用了,在这种情况下,该部队在43年10月迅速地被拉到了前线,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的第8集团军。该部队没有让寄予厚望的纳粹高层失望,在与数倍于己且实力不凡的对手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将战线一度向前推进了5到15公里,当然,勇悍之气带来的是巨大的伤亡,由于兵源巨大的损耗,该部队被迫撤出了战场,转移给了第一集团军进行整编。 被炮火和轰炸所覆盖的纳尔瓦前线 由于该部队的优异表现,纳粹以该部队的老兵为核心,将该部队扩编为师,并于1944年1月23日将番号定位武装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志愿师,1944年5月26日,在吸收了德国军队中其他爱沙尼亚籍的作战单元后,该部队的番号改编为装党卫军第二十掷弹师(爱沙尼亚第一),此外,纳粹还将战斗力强悍的第200芬兰步兵旅也配给给该部队,足见纳粹对该部队的信任。 补充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