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你的舞姿多么奔放,尽情舞动在宛丘之上。我确实倾心爱慕着你,自知没有丝毫的希望。 小鼓敲得咚咚响,你舞动在宛丘的平地上。没有冬来没有夏,洁白的鹭羽手中扬。 瓦缶敲得咚咚响,你舞动在宛丘的大道上。没有冬来没有夏,鹭羽做饰物戴头上。 陈地,是一方古风浓郁的热土。那里,经常回荡着咚咚的鼓声,闪烁着舞女自由奔放的舞姿。 宛丘上,白榆树牵手相连,树影摇曳,高大的柞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大自然一片清亮,宛丘上热闹非凡。人们团团围绕,或坐或立,有人敲鼓,有人击缶,身子随着韵律晃动,颤抖,咚咚的响声穿林越野,飘向远方。 所有人的眼睛,都凝聚在宛丘中央,那里,有一个绚丽灿烂的姑娘。她头戴鹭羽装饰的帽子,伴随着鼓缶咚咚的节律忘情地舞蹈。“子之汤兮”,“汤”,荡,热情奔放,这一个“汤”字,既绘形,描写出姑娘舞姿的狂放不羁;又抒情,其中几多赞美,几多爱慕!看吧,姑娘的舞姿多么的奔放:她时而旋转似浪涛翻滚,时而缓步如小溪潺潺;猛烈时似猛虎下山,柔媚处如小鹿饮涧;时而仰天欲揽日月,时而附身虔诚稽首,喜悦处双眸弯弯似新月,悲伤时满面戚戚催人泪。纤纤玉指,上下飞扬,杨柳柔腰,动如游龙。神采飞扬的姑娘,浑身上下散发着难以抑制的野性之美。她全然沉浸在舞蹈之中,忘了冷热,忘了时间,忘了一切。 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姑娘热烈地旋舞着,从宛丘坡顶舞到山下道口,人群随着她的移动而流动,人们完全被她的热情奔放所感染,被她发散出的强烈的生命气息所征服,所裹挟,情不自禁地伴随着她的舞姿欢快地舞动起来。人们的眼睛里,含着情,流着爱,充溢着狂热和赞美。 有一双炽热的眼睛,闪烁着火烈逼人的光芒。他凝视着婆娑舞动的女子,热烈、深情而又忧伤:神一样的姑娘啊,你是那么美艳非凡!你不羁的风度,奔放的激情,狂热的舞蹈,旺盛的生命,摄我心魄,夺我魂灵!我是如此倾心与你,你却无从知晓!这份深深地爱慕,注定是无望的啊。因为这个翩翩起舞的姑娘,是一个巫女。她,不属于世俗,不属于人间,她是神的孩子,舞蹈,是她的全部! 在远古时代,人类崇拜自然,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在活动中,乐舞是必不可少的通神方式。《宛丘》中的这个姑娘,就是一个巫女。无论冬夏,她婆娑的舞姿时时出现在宛丘之上,她的美丽,她的狂放,她的不羁,她散发出来的强健的生命力,吸引着无数炽热的目光,俘获了无数人赤诚的心扉。 陈地,也是一方神奇的土地。
以此可知,陈国是古代伏羲氏立帝建都之地,地势平坦广阔。周武王时,舜的后代虞阏父作了周的陶冶之官,周武王因其职能重要,就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满,封到陈,在宛丘边建都,即为陈胡公。大姬夫人地位尊贵,喜欢乐舞巫觋之事。后来陈地的百姓就承继了好乐善舞的传统,遂成习俗。 所以,古风浓郁的陈地,能歌善舞的可不仅仅只有巫女,而是所有的人。
注释: 东门外的白榆树绿阴如盖,宛丘上的柞树枝繁叶茂。子仲家玲珑可爱的小姑娘,在树下跳起婆娑的舞蹈。 良辰吉日已经选定好,城南门外的广场真热闹。姑娘不织布来不搓麻,在集市上跳起欢快的舞蹈。 选好的吉日在往前跑,小伙聚集挡住姑娘的道。看你粉红的小脸就像锦葵花,姑娘送我一把醇香的花椒。 这应该又是一次祭祀活动,而且,是和年轻人有关的祭祀活动。因为,子仲家粉面含春的小姑娘,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宛丘,来到集市,来到城南门外的广场,尽情地婆娑起舞。小伙子们好大胆,竟然拦着姑娘,嘻嘻哈哈夸着姑娘的美貌,而姑娘并不生气,反而送给一个小伙子一把醇香的花椒! 这到底是什么祭祀活动,姑娘小伙如此大胆火辣?“穀旦于差”,“穀旦”,良辰吉日,“差”,选择。就是已经选好的良辰吉日。从开头“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和结尾“贻我握椒”可以看到,白榆树、柞树已经枝繁叶茂,花椒已经长好,说明此时正是农历的仲春天气。《周礼·地官·媒氏》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就是说仲春就是让无夫无家的男女自由结合的日子。《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在这个月里要祭祀高媒。高禖是古代仲春二月祭祀的唯一神祗,就是婚姻神、生殖神。由,这是祭祀婚姻神、生殖神的良辰吉日。 古人祭祀神灵,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求多子多孙子嗣绵长。所以在祭高媒的佳期里,男女可以放开禁忌自由恋爱乃至交合,这时候,释放爱神的方式就是情歌和乐舞。子仲家的小姑娘早就丢掉活计婆娑起舞了!在宛丘的大树下有她欢快热情的舞蹈;在城南门外的广场上,有她婀娜飞扬的翩翩舞姿;甚至在热闹的集市上,也能看到她激情四射的旋转飞舞!她像一个欢快的精灵,向周围播撒着快乐和生机的种子,尽情展示着生命的美好和蓬勃! 宛丘,一方展示璀璨生命的热土!在那里,咚咚的鼓缶敲击,翩翩的巫女飞旋,还有邻家小妹妹灿烂的笑靥和婆娑的舞姿。那里,承载着生命最初的欢快和热情,延续着远古女子美好的愿望和蓬勃的生命! 【简书大学堂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二十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