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摄影,俗称“扫街”,是一项技术活儿。 要想拍出好片,除了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摄影眼”之外,这里还有件常被人忽略的“神器”,能极大地提高你的出片率。它,就是玻璃。 为什么说玻璃是“扫街”神器呢?它有啥作用,我们该如何使用它呢?看完本文,您就明白啦! 1. 提供框架 在摄影构图中,有一类“框架式构图”,通过对观众视线的选择性遮挡,形成类似于“窥视”的效果,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在主体上。 这类构图技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构建框架的景物,而窗户正是最好的框架,让平淡无奇的场景变得富有吸引力: 如果你想让观众聚焦的主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与高对比度,透过厚玻璃让它们的清晰度降低,反而更能勾起观众的“窥视欲”:
除了利用窗框构图之外,有的玻璃本身会自带特定的图案或纹理,利用它们也能产生框架式构图。 选择本身具有高关注度的景物作为主体,贴近玻璃拍摄。这样拍,玻璃会很有质感,让观众更有“趴在玻璃上窥视”的代入感: 2. 前景特效 把玻璃放在前景位置,透过玻璃拍摄,利用玻璃本身的性质,能创造出许多很棒的特效。
众所周知,改变整体色调,能赋予画面不同的情绪。比如说,红色代表“激情”,黄色代表“明快”,蓝色代表“平静”,等等。 透过彩色玻璃拍摄,就能有效地赋予画面不同的色调和情绪。同时,色彩高度饱和的画面,会产生超现实感。 你可以尝试不同类型、不同色彩的玻璃,透过它们来拍摄普通的场景,会有惊喜的!
如前文所述,当玻璃具有规律性纹路时,可以形成近似框架式构图的作用;但当玻璃具有特殊纹路时,这些纹路本身就能创造出很棒的特效。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雨天的玻璃。流动的水珠形成了临时性的、不规则的特殊纹路;隔着带着水珠的玻璃向外拍摄,景物会在水珠和水流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光源会变成弥散的光斑,别有一番风味: 你也可以另辟蹊径,聚焦玻璃表面的纹路,尤其是裂纹。 不规则的同心状纹路,在聚焦、放大后如图一幅抽象画;搭配色彩比较绚丽的背景(比如说,蓝天或者日落),会产生一种奇异的美:
玻璃的倒影,也是街拍中常用的套路。这里说的可不光是“人在一边,景在另一边”的对称式构图,也不是“照镜子”式的只拍倒影不拍实景。 通过不断调整拍摄角度,你可以拍出“虚实景叠加”的效果,为画面增加纵深感,并提供更多的场景信息。 以下图为例,拍摄的是一名正隔着鱼缸看鱼的女性,但摄影师通过调整角度,让鱼缸上出现了街道的倒影,既增加了纵深感又补充了场景信息。 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控制曝光和恰当后期,选择性地强调一侧的景物,将两侧画面进行叠加,创造出近似于多重曝光的效果: 3. 提高拍摄成功率 许多街头摄影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拍摄时,人们对于镜头是充满敌意的。许多人会躲闪镜头,或用手上的报纸遮挡脸,甚至有人会找摄影师麻烦,要求删照片。 但是,如果隔着玻璃这层透明的墙,人们面对镜头就放松得多,很少会躲闪遮挡,不少人甚至会放松地和镜头对视。 虽然玻璃并不影响拍摄,却能有效地格挡声音,阻止物理上的直接接触,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人们面对镜头时有更好的心态。 如上图,在拍摄前,这位男士隔着玻璃和摄影师对视了良久;如果没有玻璃阻隔,这种行为肯定很尴尬,他肯定早就把视线移开了。 当你在汽车、地铁上时,你的面前有玻璃提供阻挡,而车辆的移动保证了面前景色会不断变化,抓紧这个机会好好拍一拍吧!、
|
|
来自: hercules028 > 《摄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