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国从不足50里的附庸,成长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最传奇的政权之一。秦国从建立开始励精图治,到秦始皇君临天下,秦国君臣努力了春秋、战国近550年,然而相比于秦朝二世14年,只不过算是打了一个哆嗦,稍微放松一下立马就改朝换代了。当然,本文主要讲讲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哪个国家打的最为艰难!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国家,以至于后世王朝更替频繁,没有哪个政权以韩为国号。韩国的战绩只有灭郑、申不害变法和“天下强弩尽出于韩”的说法,韩国很少主动进攻他国,别人不打韩国就算是谢天谢地了,主要是跟着大国协同作战。秦王政十七年,秦军灭韩,韩国毫无还手之力,是秦灭六国中最容易的国家,之一!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存在感比较低的国家,但仍出了一代贤君燕昭王,并以乐毅为将组织五国伐齐,着实风光了一把。但燕昭王死后,燕国继续默默无闻。直到秦国灭赵,燕国大为恐慌,太子丹派出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秦王嬴政恼羞成怒派王翦大举讨伐燕国,打败燕、代联军,灭楚、魏后王贲俘虏燕王喜。燕国实力不强,最强的燕昭王帮助秦国消灭了强大一时的齐闵王,帮了秦国很大的忙。 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曾独立抗秦近百年,但富不过三代,到魏惠王时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失败,魏国霸业终止,魏国在战国中后期享受着和韩国差不多的待遇。秦国灭韩、赵,占领燕国都城后,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依托魏惠王时期构筑的防御工事和附近各大水系,秦军强攻不下。秦军对护卫大梁的水网进行改造,大梁城在水中浸泡三月后倒塌,魏国就此灭亡。 齐国是战国中期最强的国家,垂沙之战打败楚国,攻破函谷关,攻入燕国,两败魏国,即使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仍在齐国之下。但由于齐国太过强大,齐闵王穷兵黩武,招致五国伐齐,战国后期齐国沦落和韩、魏差不多的待遇。秦灭六国,齐王建不战而降,是秦灭六国最容易的一个! 楚国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秦军推进几百里,楚国照样是最大的国家,秦军攻破郢都,楚国马上再建一个郢都。楚威王灭越国后,楚国雄据整个南方,进入战国后楚国基本上一直在丢失土地。依托巨大的版图,楚国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项燕曾击败李信攻楚的20万秦军。为灭楚国,名将王翦挂帅,并出动秦军60万,一举攻破楚国都城寿春,占领楚国全境。 赵国是五国伐齐后的“六国扛把子”,整个战国后期战争基本围绕秦赵两国。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完成“胡服骑射”改革,灭中山国,开拓了赵国的版图。秦昭襄王时期发动了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实力削弱很大,但赵国韧性十足,在魏、楚的帮助下打赢邯郸之战。秦国大举灭赵时,李牧肥之战和保卫邯郸的战争,让秦军尝尽了苦头。 赵国连年征战,北部代地地震发生大面积饥荒,秦国抓住有利战机讨伐赵国。王翦收买赵国奸臣郭开造谣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李牧被杀,三个月后秦军攻破邯郸,赵国灭亡。有郭开、赵王迁这路君臣,谁也带不动! 综合秦灭六国来说,整个战国时期,初期魏国给秦国的困扰最大,中期齐国造成的威胁最大,后期基本就是秦赵对攻。其中魏国处在四战之地,齐国缺乏战略缓冲,以赵国的韧性最强,赵国涌现出了赵奢、廉颇、李牧等一大批名将,甚至连最后的决战也要趁赵国闹地震、饥荒,和反间计杀掉李牧才能灭赵。因此,秦灭赵国的战斗打的最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