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冬天惠铃 2018-01-13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回望这两三个月的码字之路,很多的素材其实都是直接取自于生活本身。

之前听过一句话,说得是要从眼耳鼻舌身意各个方面捕获那些可能一闪而过的灵感,并且要保持足够敏锐的能力,把这种感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要带着一颗敏感的心多多体验生活,去观察人和物,春夏秋冬,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青丝到白发;去聆听各个层次的人对生活的感悟;然后归纳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素材。

早起去地铁的路上,我通常是在月光下回味一下刚刚做的梦,匆匆记下来成为梦系列。

在地铁里会观察一下早起通勤的人们,这里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独特的细节描写才能让人信服。

来到办公室先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看看有没有值得写出来的有意义的东西。

除了听和看,还要多去体验经历,周末出去旅游,参观,或者组织了什么活动之类的,有了个人的体验,写出来的作品会更有代入感。

再者从简友的文章里也能得到启发,比方说,亲情、友情、爱情、其他第三方感情都是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带着感情写出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间接地从书本、影视作品中获取知识,然后把感动自己的部分写成读后感,影评。既有输入的过程也有输出的内容,并且可以借此加深印象。

善于观察,热爱写作的人,只要在生活中多留心,多关注,其实是不乏素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