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门口贴的一左一右两位门神是谁? “元宵”曾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 以前中国人是遵循节气、看着日历过日子的,每一个习俗都有它的意义。现在的中国孩子,了解传统节日,也很有必要。 ▼ 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把16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按照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顺序,编撰成册。 孩子们看完,就会发现,原来中国故事这么好看! 一套共8册书,每一册都有两个故事: 春节:《年兽阿傩》、《将军站门》 元宵:《元宵姑娘》、《天灯照平安》 清明:《妈祖林默娘》、《寒食与清明》 端午:《钟馗捉鬼》、《白蛇传奇》 七夕:《巧姑娘的鹊桥》、《牛郎织女》 中元:《目连救母》、《小镇的抢孤手》 中秋:《月饼里的秘密》、《吴刚砍桂树》 冬至:《火头僧阿二》、《糯米山果子》 有些故事是不是连你也没听过? 大人们和孩子一起看,也能增长知识,感受传统之美。 儿童文学作家林良 书里的故事,由一票台湾儿童文学的名家:林良、马景贤、管家琪、陈木城等,根据民间传说改写而成。 林良 他是台湾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创作、翻译儿童文学多达200册,被台湾儿童文学界称为“大家长”。 马景贤 台湾儿童文学界最资深的作家之一,作品曾获幼狮文艺奖、中华儿童文学奖、国家文艺奖等。 管家琪 她是台湾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被翻译成日、英、德等多种语言。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画风! 13位插画师,为故事配上了生动的画面,慢慢翻看,就像看电影一样。 每一页的文字量都很适宜孩子阅读,还不认字的孩子可以只看插图。 一条君自己读了两遍,爱不释手: ◎内容很丰富,既有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也有台湾本土特色的故事。 ◎所选的故事,都包含着友爱、正直、感恩……的品德教育,但没有任何说教意味,可以让孩子自己领悟。 ◎文字很美,很质朴,却有画面感、想象力,是值得孩子反复阅读的好文字。 随书附送的,还有两张门神年画,快过年了,这样的门神贴在门上,看着就招人喜欢。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里的故事,风格个个不同: 《年兽阿傩(nuó)》: 传说里,“年”是爱吃人的怪物;绘本里,却把年兽画得很可爱,还和人交换了姓名,做起了朋友。 插画:叶慧君,她把这个故事画得热闹、多彩,又柔和温馨。 《将军站门》: 龙王为什么每晚都去找皇帝?起因是龙王和算命的打了个赌? 插画:黄淑华,这一系列的插画都是蜡笔画,小朋友也能照着画。 《钟馗捉鬼》: 钟馗大战“厚脸皮”大王,猜猜对付厚脸皮,什么最有效? 插画:洪义男,曾获得漫画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金鼎奖、中华幼儿金书奖等,他的画活灵活现,每个表情都很生动。 《妈祖林默娘》: 东南沿海,有很多的妈祖庙,人们还叫她“天上圣母”。据说,妈祖一出生就很特别,直到满月都没哭,13岁就精通法术、医术…… 插画:叶慧君。 《巧姑娘的鹊桥》: 这一年的七夕,喜鹊没有来,巧姑娘绣的喜鹊,却飞起来,帮牛郎和织女搭了桥。织女因此送了巧姑娘一件宝贝…… 插画:吴嘉鸿。 16个故事,质朴的文字、精致的画风,让我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作品里的各种情绪:期待、温暖、悲伤、感恩…… 书里干货也不少,每册书开头,都有一篇节日、民俗介绍,由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丰楙撰写。 每本书的最后,都附有24节气的解释、介绍。 读完这套书,能明白节日、习俗、食物、气候之间的联系,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当然,不用多想,只是单纯地享受阅读也很好。 『 END 』 本文经公众号“一条”授权转载 |
|
来自: crystalhui925 > 《中文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