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朕灭了你——中国古代史上的灭佛运动

 cat1208 2018-01-13

“听说寡人下地狱了?”

“下就下,还省了取暖费呢!”

我国历史上有过大规模流行信仰佛教等宗教的时期。

这些时期无一不是经过战乱割据,大多数人的生活穷困潦倒,简直是“掉了底的水桶——没法提”。很多民众的生活是卖儿鬻女,饥年“易子而食”。

当时百姓苦不堪言,加之“民智未开”,寻求超自然的精神寄托便可以理解。

一个人不开心“遁入空门”似乎得到了解脱,但很多人同时跑去寺院逃避现实还花纳税人的钱,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对经济有极大的压力、对国家造成极大负担。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禁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唐武宗李炎禁佛以及后周世宗柴荣禁佛;被后人统称为“三武一宗”四次“禁佛”。也有称之为“灭佛”运动;在佛教界通称为“三武一宗之法难”。

时至今日,这四次对于佛教的“整顿清理”活动仍有很深的影响。

一:“北魏太武帝之太平真君灭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音“必”)狸,意为古突厥语系发音的“狼”。他生于408年,死于452年3月11日。

“偃武修文”是拓跋焘的方针。他尊重中原的文化人,搞了不少类似现在“论坛”的活动。但拓跋焘在军政工作中,发现不少人都逃避现实当了和尚(不服兵役),加上在平叛活动(“盖吴起义”,一支匈奴人的起义、笔者注)时看到关中地区的佛寺私藏武器,和叛军勾结;拓跋焘认为这是“危害公众安全罪”,遂下令“禁佛”。

二:“北周武帝之建德灭佛”

周武帝宇文邕(读音yong1),鲜卑族,生卒年为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

【资料: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各地的佛寺都被拆毁,僧人都被勒令还俗。】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灭佛”举措,不仅针对佛教,他同样肃清与治理不事生产只充当消费者的儒家、道家人士与世家豪族等团体。宇文邕在“御驾亲征”攻打突厥时病故,不少人说他“活该倒霉”,然而他业绩斐然,被认为是南北朝一代英主。

三:“唐武宗之会昌灭佛”

李炎生于814年7月2日,死于846年4月22日。

845年(会昌五年),鉴于很多僧尼利用信仰敛财、假借云游化缘之名“搞串联”干政,唐武宗李炎大力整治已经沦为社会寄生虫的寺院机构。在李炎的铁腕政策下,不合乎法规的僧尼众大约有260,500人被强制还俗。由于李炎执政期间的年号为“会昌”,在此期间他进行的禁佛运动被称为“会昌灭佛”,也是我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李炎去世很早,所以被佛教徒骂了一千多年“不得好死”。不少学者认为李炎是信了道家的“黄老之学”,所以服用炼丹的丹药中毒而死。其实李炎是一位从实际出发的君主,他“犯不着”对宗教打击一个、拉拢另一个。李炎对于道士们相对友善--因为唐人尊重道教,况且道教也没羽翼丰满到威胁统治的地步。当两种以上政治力量博弈时,对于一位惹人恨又年富力强的君主最好的办法就是抹黑与谋杀。

四:“后周世宗之显德灭佛”

柴荣,因曾过继给姑父郭威,又名郭荣;生卒年为(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人称“五代第一明君”。

对于柴荣,历史的评价通常是“降年不永,美志不就 ”。柴荣出身一般,他不是生在深宅大院的“天潢贵胄”,早年曾在江陵贩卖茶叶,对民间疾苦有一定了解。

没有柴荣的发展经济打下基础,就没有后来的“大宋王朝”。

【资料:

对“私度僧尼,日益猥杂”、“乡村之中,其弊转盛”,下诏:“近览诸州奏闻……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

【资料解释:

对于私自出家、不从事生产的人予以清理整顿。

例如:不按照国家法规私自“剃度”/伪造僧尼度牒者、为逃税/躲避服兵役而谎称出家者、为家事纠纷擅自“行脚云游”者,统统令其还俗。

当时和现在一样,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生存欲望。有的人想占点便宜,可能没有听过“甘蔗没有两头甜”的俗语,什么都不愿意落下。

在那时,如果某人不愿从事生产的话(古时多半是耕种与小手工业者),又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也相当堪忧,那么可以私自跑到寺庙混饭吃。有些人把在俗的风气也一并带来,经书不会念几行,但酒色财气一样也没丢。人们以为佛寺是“清心寡欲”的神圣之地,有不少地方令群众瞠目--僧尼的骄奢淫逸到了不堪入目的境地。

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作废寺院30,336所,僧尼还俗者大约6万人。除国家认可的重点保护寺院外,一律停废。禁私度僧尼,禁僧俗舍身(没事就自残献身给佛祖),并下诏毁铜佛像以铸钱。柴荣说:“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当年有檀越(梵语音译,布施、施主之意、笔者注)熔化铜钱以铸佛的风气,后周世宗柴荣可不走寻常路。他下令毁灭天下铜制佛像,要销毁佛像以铸造铜钱。世宗限定民众于五十日内缴纳,官府收购。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死刑。一时天下佛像几灭。官员议论纷纷,周世宗却说:“众卿不要对朕熔化佛像这件事有看法。佛说起来,是以‘善道’度化世人;如果一心向善,就是对佛的供养--那铜像岂能代表真正的佛呢?而且朕听说过,佛为了利益他人,就算是头颅、眼睛都可以布施给别人。如果朕的身体可用来救济民众,朕也毫不吝惜。”后周世宗柴荣的意思是:“有本事你们把朕也熔化了啊!既然佛是无私包容的,何必拘泥于佛像呢?国家经济条件有限,佛既然宣扬仁爱,就该做贡献。”】

(庆陵,后周世宗柴荣的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郭店镇陵后村陵上西侧。作为一代君主,这相当简朴了。)

现在,我们尊重在宗教场所内的正常宗教活动,但对于打着宗教旗号鱼肉乡里、诈骗敛财与分裂祖国等行为绝不姑息,予以坚决打击。

当然这四位皇帝的灭佛,并不是真的把佛“灭了”。宗教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意义,当时主要是征收佛寺等宗教场地另作他用,把宗教财产收归国有由国家调拨;清理整顿“滥竽充数”的佛门蛀虫们。

本来令人尊重的僧侣到了泛滥的时候,由于良莠不齐、素质极差,被人称为“秃驴”。有些僧侣根本不潜心研究佛法,明码标价地敛财,眼睛都不眨一下。被称之为“信仰”的宗教活动有“豪华版/简装版”、“高配版/低配版”之区别,暗示信徒得到的“保佑”的量肯定不会一样多。

不论是出于信仰冲突还是经济目的,也不论群众是否领情,四位皇帝在掀起佛教地震后,国家经济有一定改善;而宗教界也不得不思考“承揽业务”盈利和裹挟群众生活的分野。

出于巧合,加上过去医疗卫生条件等于“听天由命”,几位排斥佛教的君主均为“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民间说法很直接,“遭报应”、“下地狱”。佛教徒们为了泄私愤,把死于疾病和事故也能说成遭到佛祖的惩罚。

在封建社会,还有很多生来与家族长辈一样信仰佛教的少儿甚至婴幼儿,他们在懵懂无知的时候,便由于各种原因夭折——总不能说佛法和这些孩子也过不去吧?

表面看上去,这四位“跟佛过不去”的皇帝都“短命、不得好死”;江山易手、改朝换代。

现在看来,他们的王朝虽然没有千秋万代,但这些人也并不是“断子绝孙”;最重要的是,他们敢于质疑和思考的精神传了下来。

几位君主“灭佛”的行为说明,如果你不在乎某些观念的束缚,它也就根本奈何不了你。如果相信一些人的蛊惑,以为吃苦受罪、把钱送给大师就能得到幸福的话,那可真的连古人都不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