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慢性咽喉疾病的一组基础针灸处方

 易医百草堂 2018-01-13

慢性咽喉疾病


咽喉疾病是咽喉部位多种疾病之概称,其包括咽喉部的许多疾病,如咽炎、气管炎、喉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等病,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在这里所言及的均是慢性疾病,不包括急性发作期,因急性发作期另有治疗方案。西医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均以抗生素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佳,难以治愈,致使这类患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导致长期带病生活。针灸治疗这类疾病有确实的作用,既有治标之效,更有治本之功,能使这类疾病较快治愈。


列缺+照海+廉泉

根据这类疾病的咽干、咽痒、咽痛、干咳、咽喉部不适或有异物感等基本症状及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对这类疾病总结了一个基础针灸处方,适用于咽喉部所有慢性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运用观察,本基础方作用广泛,疗效确实,取穴少,具有标本兼治之功。


列缺穴


取穴: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照海穴


取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廉泉穴


取穴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在颈部正中线与喉结正上方横皱纹交叉处。

列缺归于手太阴肺经,是肺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宣肺利气,利咽通络的作用,所以是临床重要穴位之一。照海归属于足少阴肾经之穴,具有滋肾阴的作用,为滋肾阴的第一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二者借任脉与阴跷使肺、肾之间沟通会合,并使阴跷脉、任脉、肺脉、肾脉四者在肺系(肺与喉咙相连系的部位)处相会合。二穴伍用,善调喉、胸、肺之功能,所以在临床有“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之妙用。廉泉为任脉之穴,并是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廉泉又名舌本,是口中津液所出,犹如清泉而名,有生津液、利咽喉、止口渴的作用。


操作方法

列缺常规取穴,向上斜刺0.3~0.5寸;

照海直刺0.50.8寸;

廉泉针刺时应向舌根斜刺0.50.8寸。

一般每10分钟行针1次,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临床应用

三穴合用有较好的协调作用,可广泛用于咽喉诸疾,对慢性咽炎、慢性扁桃炎、慢性喉炎、声音嘶哑、梅核气、慢性支气管炎等皆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并可用于阴虚而致的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咽喉疼痛等阴虚肺燥诸疾。


病案

患者,女性,52岁,慢性干咳4年余,时感咽喉部发干,并有咽喉部痒感,经放射性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治疗3年,病情不但未缓解,反而逐渐加重,患者甚为苦恼,故来诊。患者自感咽干口燥,干咳无痰,舌红少津,脉细数,诊断为肺阴虚之症(慢性支气管炎)。即按上方处理,1周后症状缓解,经治疗20次,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