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留给女儿的“财富”:28岁之前不要结婚

 耘禾 2018-01-13

华尔街投资神话吉姆·罗杰斯留给女儿的那些看不见的财富,看坐拥上亿资产的他,如何将“富二代教育”进行到底。


“在这一场青春的洗礼里,我经历了最痛彻心扉的爱情,它是如此扑朔迷离,差点让我误以为它不能称作爱情。可当它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却被岁月连根拔起,我连呼吸都痛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异性朋友在长久的相处和交往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愫,所谓青春的萌动。父母开始紧张、担心、不知所措:一味地禁止会让孩子在长大后不懂爱、害怕爱;却也怕因为自己的放手,让单纯的孩子受到伤害。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孩子面对最初的爱恋,成为了让许多家长头痛的难题。

 

就连全球三大投资家之一的吉姆·罗杰斯,坐拥上亿的资产,拥有无人能及的时局把控力,都在担心自己的女儿将来会被感情所伤。为此,他专门写下《最富足的投资:写给孩子的21条法则》这本书,其中不仅包含了他留给女儿宝贵的投资经验,也包含了21封信他亲笔写下的人生之书,总结了他60年的人生经历,并向女儿们传达了他对成长、对情感的看法,成为了他留给女儿们的无价之宝。


关于初恋:准备将女儿深锁闺阁,直到28岁


我过去时不时地就坠入了情网。我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情感上的不安全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只要遇到年轻姑娘,我就会爱上她们!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比我有克制力。与此同时,我也不想让你们对坠入情网有一种担忧感,只是不要频繁地一见钟情。

 

我告诉过你们,我准备将你们锁在楼上,直到你们28岁。因为我觉得,18岁时开始恋爱,你们不可能成熟、清醒地思考问题。在你们18岁时,你们喜欢的男孩也会非常兴奋,以至于你们会情不自禁、完完全全地沉溺于爱河之中。

 

但是,姑娘们,我告诫你们,一定要小心慎重,因为感情的热度是会降下来的,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

 

爱,尤其是年少时期的爱,稍纵即逝。年轻的能保持天长地久的爱是极为罕见的,这时的爱情,不会像你们这样18岁的单纯真诚、满怀激情的少女们期望的那样深厚、持久和永恒。

 

有许多次,我都准备告诉你们,这个男孩或者那个男孩不适合你。我不知道如何将这样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你们。当你们如痴如狂地沉溺于这种爱情之中时,你们是不会相信周围人说什么的,也不会相信任何人能够理解或知道你们正在经历的感 情的。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父母为了阻止他们的孩子与某人的关系继续发展下去而搬到另外一个城市,或者采取其他严厉的措施,都是因为父母觉得这个人不适合他们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可能是正确的,不管怎么说,他们在这方面都比孩子聪明一些,也更有经验些。

 

我希望你们阅读并且记住我在书中谈及爱情的事情,因为当你们坠入爱情时,你们可以拿它作为参考,而且你们会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告诫:“缓一缓”,或“他对你不合适”。你们需要明白,初恋迸发的欣喜与情感冲动,绝非如你所期望的那样真实可信。如果正在那个时候我告诉你们这些,你们肯定不会相信我,也不会听我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你们必须信任我。我在这方面比你们更有经验,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


关于选择:当你听到那些荒诞可笑的承诺、赞美和恭维时,特别要调用自己的判断力。

现在你们已是青少年了,你们已开始关注男孩子了。你告诉我,你和朋友们坐在校园里谈论男孩子。这个消息很自然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知道,爱情路上总免不了走向痛苦。我曾告诉你们,一定要“远离坏人”,现在,这一忠告对你们的意义远比过去更重要。

 

我这是经验之谈,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知道坏孩子们能坏到什么程度。他们要给你们讲的故事,我都知道,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公开谈论应该给女孩子们讲什么故事听。男孩子们会告诉你:你是多么了不起,他们是多么爱你,你是他们的唯一,你们最漂亮、最棒,以及你们能想象出来的一切其他美好词句。你们必须有心理准备,因为,这些男孩子们都会对你们说诸如此类的话,你们要意识到,你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类的表白。

 

关于男孩子们,还有一件事你们应该知道,男孩子的睾酮水平出奇地高,很难应对。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他们根本无法清醒地理性地思维。他们可以采取欺骗的手段得到他们需要的,他们会利用你们。他们会尽一切手段,以图能够吻你、抚摸你,并引诱你上床。男孩子们在青春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你们已进入青春期,所以,你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男孩子们肯定会追求你们,而你们的女朋友们也会追男孩子。你们一定要记住,一般来说男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更缺乏道德意识,而女孩子更能控制自己一些,所以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慎重提防。你们也必须清楚,男孩子们特别爱到处夸耀吹嘘自己追女孩子的战绩。他们会将自己“俘获的女孩子”讲给遇到的所有人,所以,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既有坏男孩,又有讨厌的女孩,当然还有乖巧懂事的男孩、女孩。假如你们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希望你们能够吸引优秀的男孩子,而不是通常见到的坏孩子。

 

关于失恋:爱和伤心是生活的馈赠

尽管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坏孩子,但我确实曾经有过伤心欲绝的感情经历。那次真的非常痛苦。每当我回首往事时,我都在想痛苦的原因,那是我初期爱情中失败得最惨痛的一次。更糟糕的是,那次失败成了一次公众事件。我输了,我们分手了,我在婚姻上彻底失败了。当时的痛苦简直不堪忍受。

 

我想要对你们说的是,如果你们一旦不幸遇到伤心痛苦的事情,你们一定能够承受并慢慢好起来。在那段时间你们可能不是这样想的,你们也许会觉得自己内心痛不欲生,感到窒息。你们会觉得自己的眼泪永远也不会断,每天都感觉暗无天日、风雨晦暝,觉得笑容再也不会出现在你们的脸上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你们一定能够挺住,熬过这一关,今后的某一天,你们可能会感谢你们的幸运之星,那个让你们与他分手的人。

 

但愿我能告诉你们,你们的心永远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我不能。因为,爱和伤心发生在所有人身上,人人都要经历。爱和伤心是生活的馈赠,也是生活的悲伤。这两个方面都是你们应该学习和了解的人生课程。当它来临时,我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将你们的悲哀、痛苦与难过通通驱除,自己承受这一切,然而,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不管怎样,我都会支持你们,寄希望于你们,相信你们会再一次找到幸福,这一刻也许会比你们想象的要提早到来。

 

经历痛苦并从痛苦中恢复,能使你们懂得很多事情。首先,它暴露出你的弱点,同时也展现了你的优势。其次,它教导你经历并能够经受痛苦。它还给你们提了个醒,世界上还有许多男孩、女孩,不是仅此一人。

 

孩子们,当你们内心遭遇痛苦时,我想让你们知道,你们的母亲和我会永远陪伴着你们。如果你们想聊聊你们的痛苦,我会与你们并肩而坐。许多孩子不愿意谈自己的痛苦,但我希望你们说出来。我只想告诉你们,我深知你们心中的痛苦,你们可能承受不了。我让你们天天给我们打电话,说出你们的心事。我告诉你们哭出来,因为,哭没有什么不妥。

 

我愿陪伴你们一起流泪,用我的眼泪分担你们正在经历的痛苦。我会告诉你们,但愿我能够带走你们的痛苦,但我不能。我会用双臂拥抱你们,告诉你们不要紧,当然,这并不能阻止你们痛 苦。

 

每当我伤心欲绝的时候,无论人们告诉我多少次,事情会过去的,我都不会相信他们。在那种状态下,从来没有人能够以说痛苦将会过去劝得动我。现在,我知道,痛苦一定会结束,一旦痛苦过去了,你会重新感到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如果你的精神世界在某一时刻正在崩溃,竭尽全力使自己确信,你一定能够走出痛苦,摆脱困 境。

 

你从痛苦中可以汲取到的经验之一就是,你知道了自己受伤害的程度。只有当你的心灵受到创伤以后,你才会意识到,在16岁、22岁或24岁的时候自己能够承受何种程度的痛苦。然而,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你仍将回到原来欢天喜地、乐观向上的幸福状态中。

 

你在经历分手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否极泰来,因此,思想上有这个准备对你来说非常有好处。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男朋友有了另外的女朋友,令你愤怒发狂,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你可能想过谋杀,而你们双方可能都想过要谋杀对方,但是,请不要这样。而且,千万不要自杀或文身!

 

一旦你经历并走出了痛苦,你可能会质疑自己当初为什么就会喜欢那个家伙,而现在却感到如释重负,因为你们不在一起了。你会认识到,这个曾经是你的一切的家伙,与你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这个经验教训中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我在以往长期的生活中体会到的,我相信诸多科学研究也已证明了我的观点。那就是,女人比男人更坚强,而且,能够在没有“备胎”的情况下就终止一段恋情或婚姻。当然,女性在某些时候确实得有个“备胎”才会分手,但多数情况不一定非要有“备胎”。

 

然而,男人永远不会轻易放弃一段恋情,除非已经有一个女孩在等待他,而且他有其他地方可去。所以,姑娘们,如果你正在经历一段恋情,而你的男朋友对你说,他需要一定的空间思考问题,或建议你分开一段时间,我想让你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有另外的女朋友了,你以后肯定会发现的。如果是这种情况,让他走吧。世界充满了诸多可能,有着无尽的希望,还有近40亿个男人在等待你。



内容摘自:2018年出版《最富足的投资》 吉姆·罗杰斯著

★与巴菲特、索罗斯并称三大投资家的吉姆·罗杰斯写给大家的财富课;

★21条投资大师人生财富法则,智慧集结,站在高处,看得更多;

★俞敏洪阅后诚意撰文推荐,“值得大多数的人借鉴和学习”;

★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教育观的人生成长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