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号,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变更,越来越多人选择中医治疗。在医院熬不放心,自己熬制又怕效果不好。中药的煎煮与熬制方法很重要,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煎煮方法会使药效大打折扣,疗效甚微,起不到中药该有的药效。只有掌握正确的煎煮与熬制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药效。 煎药前要用水浸泡: 先用冷水浸泡50~60分钟,如果是花、叶子、草之类质地稀疏、松软的药物可浸泡50分钟,如果是根、茎、种子、皮等质地比较坚硬的药物需浸泡60分钟左右。充分的浸泡,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溶入水中。 煎药工具最好用沙锅: 沙锅导热较慢,受热较均匀,保温效果较好。不要采用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器具容易把水熬干,金属可能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素,对身体造成伤害。 加水要适量: 加水量要超过药物3~5厘米左右即可,使熬出来的汤药在200mm左右即可,多加水与少加水都会影响药效。 在汤药沸腾以前要用武火(大火),沸腾以后改用文火(小火),使汤药微微沸腾,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入水中,利于发挥药效。 注意: 中草药一般没必要淘洗,如果觉的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快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免药效流失。 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所以良药苦口还是有道理的。 |
|
来自: 昵称27668764 >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