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是命运还是巧合?但事实就是这样。苏轼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都姓王,而且都是从身边的女人变成他的妻子,无怨无悔地为他付出一切,却没能陪他到生命的终点。也许都是身边的人,彼此都是用真心真情对待,用情至深。千百年后,仍不免让人唏嘘。 苏轼吃的都是窝边草,而三棵窝边草都早早枯萎。 苏轼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到青神县中岩书院求学。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苏轼,在众多青年学子中鹤立鸡群。他的老师王方对这位得意门生甚是喜爱,到处称许,引起了女儿王弗的好奇。王弗果然被苏轼吸引,故意制造机会和苏轼相处。一来二去,二人终成眷属。王弗相夫教子,苏轼才情迸发,考中进士,又入仕途,政声鹊起。此间的苏轼,春风得意,家庭幸福,真正称得上人生赢家。然而,好景只持续了十年,王弗的生命在二十七岁上戛然而止。 苏轼悲痛不已,在王弗去世十年之后写下了这首冠绝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过去、现在,亡人、未亡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那么强烈的画面,直到今天,仍然扑面而来。为了纪念王弗,苏轼一气种下三万棵松树,这该要有怎么的深情,怎样的执著? 苏轼与王弗伉俪情深的时候,他不知道还有一个女孩关注着他。这个女孩就是王弗的表妹王闰之。王闰之的家境很好,父亲进士出身,本可以很容易嫁个东床之婿,但就是认准了苏轼。苏轼对王弗的一往情深,让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义无反顾地跟定了苏轼。王弗虽然只和苏轼生活了十年,但那十年是苏轼处于上升的十年,生活幸福的十年。而王闰之与苏轼共同生活期间,是苏轼宦海沉浮、颠沛流离的时期,生活清苦不说,还时常担惊受怕。即便是这样,她陪苏轼吃糠咽菜、种田种地,无怨无悔。古语说,情深不寿。这也是对王闰之的写照,她在陪苏轼度过二十五年后溘然离世。 也许情深的人都念旧。王闰之去世三年之后,苏轼为她写下这首《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这首词没有《江城子》名气大,但用情一样深。据记载,苏轼让王朝云唱这首词,王朝云还未开口,二人便泪湿满襟,无语凝咽。 说到王朝云,就是苏轼的第三个女人。她十二岁开始就是苏轼的侍女。直到成年,才被苏轼纳为妾。与王弗、王闰之不同,她没有正式的妻子名分。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苏轼也没有另眼看待。如果说王弗、王闰之是贤内助,那王朝云就是解语花。晚年的苏轼,被一贬再贬,一直到惠州、儋州。在这样的境遇中,王朝云不离不弃,让苏轼十分感动,二人相濡以沫,虽困苦却又快乐。或许是她与苏轼生的孩子干儿夭折让她悲伤过度,或许是生活一连串的打击,王朝云终于撒手尘寰。苏轼为她写下了《雨中花慢》: 嫩脸羞娥因甚,化作行云,却返巫阳。但有寒灯孤枕,皓月空床。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凰。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丹青笔画,无言无笑,看了漫结愁肠。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应算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 王朝云的死,对苏轼的打击很大,顾影自怜,总是忘不了王朝云的身影。如同词中所说:酒醉时,暂时忘掉,酒后,万般思量。一个大男人,却流下千行泪水。 三年后,苏轼终于油尽灯枯,死在北归途中。他与三个身边女人的一切,烟消云散。 把苏轼的《洗儿诗》改为《多情诗》,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圣贤皆教要多情,我被多情误一生。 情到多时不如薄,无牵无挂度凡尘。 文/网络 制作/玉露凝香 插图/网络 |
|
来自: szxlzc人生何求 > 《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