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靜坐息慮,省察克治

 蓮葉 2018-01-13
       ​静坐息虑,省察克治
 
                   作者:苏树华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释义:
        问:“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如何是不可执一偏?
答曰:不可执一偏,也就是不可执着于一边。
问:如何是一边?
答曰:善是一边,恶是一边。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是是一边,非是一边。我是一边,人是一边。此是一边,彼是一边。上是一边,下是一边。左是一边,右是一边。前是一边,后是一边。着在相上,皆属一边,不属这边,便属那边,若欲离偏,不落一边,那真是“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若欲离偏,不落一边,只须证得这个绝对的良知,只须证得这个绝对的天理。证得这个绝对的良知,证得这个绝对的天理,方可免得执着一偏,方可免得落入一边。若不然者,不出相对,总在二边。
证得自家良知,须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要有个成圣成贤的大愿。第二,必须要有正确的见地。第三,必须要做相应的功夫。
第一,必须要有个成圣成贤的志向。孔子所谓“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个“志”,是个成圣成贤的志向,不是成就事业的志向。这个“学”,是个圣人的超然之学,不是世俗的知识之学。“三十而立”,也只是确立这个成圣成贤的大志,而不是成就世俗的事业。我们学圣学贤,必须要有个成圣成贤的大愿。若无此这个大愿,则不得成就圣贤之道。
问:圣人之道,究竟是何?
答曰:返本还源,即是圣人之道。恢复良知,即是圣人之道。佛家称作见性成佛,回归净土。净土不在别处,只是自家的纯然天理,只是自家的纯然良知。
问:如何是本源?如何是良知?
答曰:临济禅师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这个不住一位、不住一物的妙明真心,即是诸人的良知心体。这个良知心体,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运,在意思索,昼夜于诸人六根门头上放大光明。阳明先生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这个虚灵明觉的心,便是这个良知,便是这个盖天盖地的一点灵明。这个良知,不生不灭。这个良知,朗现万相。这个良知,一尘不染。
第二,必须要有正确的见地。成就圣人之道,先要有个正确的见地。若无正确的见地,犹如远行,方向已错,方法已错,则不得达到目的。譬如,向事事物物上格,格了一物,再格一物,如此格物,则永远不能致知。向圣人的行迹上学,学了一行,再学一行,如此学下去,犹如戏子演戏,演到炉火纯青,也不是圣人。
良知即是圣人,圣人即是良知。只因人欲参杂,而不能证得自家的良知。若能证得自家的良知,则种种人欲,自然脱离,则圣人之智,则全体彰显。可惜,世人行事,人欲参杂之故,事父之时,只行得个人欲,事君之时,只行得个人欲,乃至交友、治民,也只行得个人欲。
既然“良知即是圣人,圣人即是良知”,那么,我们要想成就圣人之道,只须证得自家良知。
第三,要想证得这个良知心体,必须要做相应的功夫。阳明先生只是说,“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中略)须教他省察克治。”也就是说,先做静坐息妄的功夫,再做省察克治的功夫。可是,对于世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方便法门,要想息下妄心,要想息下人欲,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什么念头都没有,那是办不到的。刚开始静坐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妄念。稍过一会,妄念便渐渐地多起来,一个接一个。再到后来,妄念纷飞,乱七八糟,便收拾不得。
对于这些妄念,克治不得,放纵不得,不克不放又不得。
妄念未出时,所谓的妄念,同于龟毛兔角,根本是无。既然根本是无,又克治个什么?所以说,妄念未出时,这个克治妄念的心,是个多此一举的妄心。
妄念生出时,学人便生出一念,去克治这个妄念。岂不知,正要起念克治妄念时,那个所谓的妄念,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既然妄念已消失,又去克治个什么?可见,这个克治妄念的心,是个多此一举的妄心。
既不克治妄念,也不放纵妄念,妄念是否能息下呢?可以说,若不见性,不见良知心体,则永远在妄念里,那是出不得的。
久修静坐的人,已达甚深静境,他安住在静境上,静心不动。即使这样,他心中的妄念,依然还是流布不停。即使他修到最高的灭受想定,他的妄念依然还是遍满他的心中,他只是静静地住在他的静境上,而对流布不停的妄念无所动心了,甚至是无所知晓了。无受无想的这个静境,依然还是个妄念,住在这个无受无想的妄念上,即使一住一万年,也不能见到这个良知心体。不能见到这个良知心体,因此便不能彻底解脱他的妄念,获得他原本的清净安乐。
既然克治不得,放纵不得,不克不放亦不得,又如何才能将这个心猿意马的妄心歇下来呢?在这一点上,儒家的经典,没有详细地说明,阳明先生也没有详细地说明,他只是说,“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中略)须教他省察克治。”
若歇下妄心、证悟真常,佛家的方法是很多的,也是很有效的。学无界限,不可见是佛家的名相,便将它挡在门外,说什么儒家是圣人之道,不当学宗教之法。岂不知,若是悟了自家的这个良知,儒家佛家,皆是自己家里事,天下万法,皆是自己家里事。若不然者,孟子何以言“万物皆备于我”?既然“万物皆备于我”,岂能少了佛家?岂能少了念佛、参禅、棒喝、直指、瞬目扬眉、弹指謦欬等八万四千法呢?八万四千法,皆非他山之石,而是自家现成的事。
选定一法,一门深入,或念佛,或参禅,或修密,或参经文,或看公案,只要一门深入,发个誓愿,誓愿要证得这个良知心体。今天证不得,明天接着干。明天证不得,后天接着干。乃至明年又明年,只是要证得这个良知心体。犹如一只老鼠,被关在一口棺材里,它若想不死在这口棺材里,就得选定一处,非要将这棺材咬透不可。人也如此,若想不死在这个无明牢笼里,就得选定一法,一门深入,非得要冲出这个无明牢笼不可。
如何冲出这个无明牢笼呢?阳明先生说:“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处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着相住境的人欲,它不是一物,它若是一物,便可将他搜寻出来,将它抛向远方。譬如,有个好孝父母的心,有个好做善事的心,有个好功名的心,这都属于人欲,这都属于私心,即使有个好为天下人的心,这也是人我之见,也是个人欲,也是个私心。不是远离了所好的事物,便是无了人欲,便是无了私心。若不见性,若不致良知,“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则是除不掉的。所以说,圣学的第一个目标,只是致良知,或曰明心见性,或曰花开见佛,或曰往生净土,或曰见得真正自己。
若要见得真正自己,有两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守一脱万。第二个阶段,见真脱一。
守一脱万的阶段。譬如佛的持名念佛,将自己心力,全部集中在这一句佛号上,用心去念,用心去听,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妄念若起,也不理睬。如此而念,功夫纯熟,其他妄念,便自然脱去。所谓其他妄念,自然脱去,也不是说无了其他念头,而是其他念头,皆如空中电,水中泡,与自心体,毫无妨碍。无妨碍故,即名解脱。这时,我们心中,唯有这个佛念。这个佛念,便是一。其他的妄念,便是万。守一脱万,就是守住一句佛号,脱去万个妄想。念佛如此,念咒也如此,乃至礼佛拜佛,也是如此,八万四千法,悉皆如此。
见真脱一的阶段。仔细看来,持名念佛这一念,也是个生灭的念头,前一个佛念已经故去,当下的佛念也不停住。这个佛念,念念生出,念念过去。这时,必须透过这一佛念,见到这个灵明心体。见到这个灵明心体,方名见到真佛,方名见到良知,方名见到了这个万物皆备的我。见到了这个真我,则佛号这一念也脱去。则一脱全脱,则名究竟解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