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永新·巴蜀在京系列:北京蜀学堂旧址考察记(2006)

 钟永新作品集 2018-01-13

北京蜀学堂旧址考察记

钟永新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社会里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组织,在北京的会馆除款叙乡情,接引考生外,更是联络同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京师宣南一地会馆林立,近代以来著名人物多寓居其间,如康有为策划集会在粤东会馆,鲁迅《狂人日记》创作在绍兴会馆等。四川会馆在中国近代史上亦有诸多作为,于此创办的蜀学堂成为在京蜀人维新活动的重要场地,同时以办学形式培养出许多新式人才。惜有关京师蜀学堂沿革及人物的文献搜集多年,得之甚少,或如沧海一粟般难以打捞,至今所获的重要资料为谢兴尧《题戊戌变法时蜀学堂通知旧札》,此通知单涉及入学章程和教员人物,还有75位参与者学习名单,其中可见不少文化名士。后又得阅胡光麃《震撼清廷的三次炸弹案和北京蜀学堂》专述蜀学堂人物清末轶事风云,为了解蜀学堂的又一资料,其描述追忆蜀学堂人物参与刺杀清廷官员,可谓轰轰烈烈。

回忆起来,我曾四度前往寻访蜀学堂旧址。时2005年夏又赴宣南访旧,想起四川会馆未访,于是顶着酷热,进入宣南腹地,这片区正是旧城尚未改造殆尽的老北京韵味所在地,虽是破旧,着实温和,东转西寻,迷失方向,只得垂询街边休憩的人,他们热情招呼着我如何前往,一路树荫浓郁,胡同错综,怅怅前行着,突然一个储库营胡同的名字跳入视野,不禁惊喜万分,连拍数张。

步入17号,旁一路人告诉外面尚存的上马石是昔日旧物,于是回头打望。进入后却见为一大杂院,穿行于窄促巷道里,面对阴凉的墙垣、寂寞的小花、突兀的屋檐感叹不已,到最里面尚可看到几间清式旧屋,房主告诉前几日还有人来拍过,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希望政府来改造破乱院落,此会馆对他们来说只是暂居之地,附近已有不少地产渗入,不知几年后是否仍存,我也只能暗自怀念昔年的四川会馆风云,带着无言的失落离开。

 

20063月初稿  201512月修改

照片 2010.jpg

四川会馆所在地 北京储库营胡同

照片 1978.jpg

四川会馆所在地 北京储库营胡同

照片 1980.jpg

四川会馆 北京储库营胡同17号入口

照片 1991.jpg

四川会馆 北京储库营胡同17号内部房屋

 

照片 1994.jpg

四川会馆 北京储库营胡同17号内部房间屋顶

照片 2008.jpg

四川会馆 北京储库营胡同

 

照片 2001.jpg

四川会馆 北京储库营胡同17号外上马石

 

(钟永新摄  2015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