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花点时间看看这些吧,就能少几次抱着孩子在急诊哭!

 相忘归来 2018-01-13

感冒发烧咳嗽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遇到的状况,再加上最近流感肆虐,很多家长都急着带发烧的宝宝到医院看病。

于是,在医院急诊室前,我们看到了堪比商城大促时的长龙。排队时间:短则俩三小时,长则十一小时。

有人就气呼呼得说:“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大一个国家,这么竟然搞得孩子连病都看不上?!”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烧伤超人阿宝就在今天的公号文章说:

中国儿科医生因为医疗暴力,而变得越来越短缺。每到儿科疾病高发期,儿科急症门口的长龙,一年比一年长。只不过这一次,一场流感,把短缺变成了恐慌。

抛开儿科医生紧缺,其实当宝宝流感发烧时,我们真的没必要太过恐慌。因为:娃儿感冒→全家上医院→人从众排队→吃药打针→家人感冒→吃药打针→家人感冒→吃药打针…

与其把精力花在排队急诊和对抗医生上,不如花点时间多学点医学常识。

什么情况下宝宝才需要急诊?

☞急诊科91%的患儿不是急诊病人

曾有医疗统计,按照急诊五级分诊,符合一到三级急诊患儿只占9%左右,如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或可能出现不稳定,而91%左右属于非急诊病人。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以及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腹痛等非急诊病人,占了急诊科非常大的比例。

☞宝宝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看宝宝的精神状态

其实,很多宝宝的疾病都可以在家先自行处理,或第二天选择附近社区医院或门诊就诊。精神状态是判断宝宝病情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宝宝患上感冒咳嗽发烧,只要精神好,依然活蹦乱跳,说明身体并无大碍。并且,疾病通常有一个病程周期,比如,宝宝的感冒90%以上是病毒感染,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如果赶往急诊,一是大医院人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交叉感染,病情加重,二是增加儿科急诊医生工作负担,占用急诊资源,三是家长排队也辛苦劳累。

很多宝宝都可选择在家调理或者门诊

首先要明确一点,感冒和流感都是没有特效药的,我们人体只能自行产生抗体才能痊愈。当宝宝的病症表现为:高烧但精神状态良好,面色如常或潮红时,我们真的可在家里为宝宝调理。

以下是一些小贴士:

(1)娃娃发烧高于38.5℃,可在家先服用退烧药,比如美林布洛芬等OTC非处方药物,采取物理降温法,比如用温毛巾擦拭颈背、腋下、大腿内侧等部位,或温水淋浴。

(2)如夜里反复发低烧,不主张退烧,发烧是身体本能防御反应,不一定是坏事,但长期发烧也应看门诊。

(3)娃娃咳嗽,没有伴随呼吸困难、喘憋情况,在家先观察,注意饮食少荤腥,注意休息。

(4)若呕吐腹泻,没有出现脱水、少尿,或精神萎靡等状况,应该在家多喝水,减少饮食的摄入。

(5)娃娃腹痛,如果家长摸摸肚子是软的,且疼痛较短暂,不必过于担心,可能是出现良性肠痉挛症状。

(6)如果娃娃肺炎,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窘迫情况,看门诊即可。一般轻型肺炎口服抗生素,高烧不退或精神不好、炎症无法控制、口服抗生素无效情况下才选择输液。

这样的宝宝需要急诊

当宝宝的病症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发紫、变凉,则表示内循环衰竭,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

★发烧:如果娃娃持续高烧不退,发烧至39℃以上,或38.5℃以上且精神状态萎靡、嗜睡,需及时送急诊。

★呕吐:除了呕吐外,还伴有高烧,或者反复剧烈呕吐,喷射式呕吐。

★咳嗽:咳嗽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精神状态差,有异物吸入史。

★喉炎:喉炎出现呼吸困难,立即看急诊。

★呕吐腹泻:出现嘴唇干、尿少、眼眶凹陷等脱水症状、精神状态差,无法喝水。

加强预防才是关键

(1)在流感期来临前,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2)让孩子勤洗手、多开窗、公共场所注意戴口罩

(3)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带其去公共场所

(4)家长多给孩子补水,让孩子的喉咙长时间保持湿润

(5)家长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还要注意膳食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