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诗词人物,让你的作文充满诗意!

 漂湘g4mxekwt1m 2018-01-13
人物 2018-1-13 1650人


2018年已经过了10天,那些2017年的诗词人物,你还记得哪些?往下看,可能你想起的那些人,就在其中!将他们的故事用在作文中,也为作文增添一份诗意。

 

董卿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董卿!”看着《中国诗词大会》(以下简称“诗词大会”),很多观众发出惊叹;连选手都引用诗句来夸赞,“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很多人佩服董卿对诗词的信手拈来,和嘉宾、选手无缝对接。当谈到毛泽东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时,她念出石延年和元好问的另外两个版本,“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和“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当看到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更容易记忆而给古诗词谱曲时,她又念起了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名篇《我记得》,“……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像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就在其中!有人质疑董卿在“背台词”,认为已经有人为她写好了台本,不过很快就被现场一起录制的观众澄清:“所有和点评嘉宾、选手、百人团的诗词互动全部都是张口即来”。

 

/短评速用/

董卿对名言佳句的信手拈来,接梗救场时的从容不迫,正是来自她的海量阅读。董卿作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持人,她的火,我始终认为是必然的事情。

 

杨奇涵

 

华学霸杨奇函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用讲中国古诗词,引全场嘉宾膜拜。

 

演讲节选

 

全世界不管我们走到哪儿,只要你是中国人,当你发现你浪费粮食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起那句长辈的责备,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要你是漂泊远方的游子,你想念家乡的妈妈了,你肯定能理解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只要你背井离乡到他乡求学和打拼,当你累了你想家了,你望着天上的明月,你肯定会想起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你垂垂老矣,三十年后万里归来,你已不是那偏偏少年,你只是那垂垂老矣的一位老先生的时候,站在你家的门口,迎接你的肯定是…是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而你心里想的肯定是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短评速用/

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才有了我们的民族大气磅礴,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它是我们每个人的骨气和底气,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杨奇涵用热爱诗词之心向我们说明:传统文化需要回归!

 

张振国

 

在去年十九大开幕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晒出自己观看开幕直播的照片。而在首都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里,职员们的微信朋友圈被一个人和一首诗刷屏了。

 

细雨洒满天,秋深日渐寒。

党策为民意,再冷心也暖。

 

在十九大热烈奋发的气氛中,年轻的互联网人发现这位每天见面的保安是位诗人。邯郸人张振国,每天早上8点上班。他主要负责门岗工作,白班的访客登记,巡逻、排查消防隐患及更换办公区饮水桶等。“写诗需要灵感,有的时候几分钟就能写成一篇;有时候,几个月都会反复推敲某个平仄关系中的词句。”张振国喜欢有感而发。

 

2016年的一天,他在北京街头巧遇小学老师张玉荣,激动之余写下了一首《喜相逢》:

 

师生惜别今相逢,青丝染霜皱纹生。

言谈旧事眉开笑,煮酒蒸茶谢启蒙。

 

张振国经常在无人处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些年,他辗转家乡和北京,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却一直保持着这种热情。这热情,让他自豪。

 

/短评速用/

继续北漂,继续写诗;继续写诗,继续北漂……直至今天,张振国依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文学精神的家园,在一抹又一抹朝霞月光中,恪守一个门卫的使命与职责,在一行又一行文字里,书写一个诗人的抱负与情怀。

 

★杨雪窗

 

杨雪窗,原名杨强,诗词世界副主编。115日,浙江卫视一档大型文化类节目《向上吧!诗词》决出总冠军,来自湖北襄阳的杨强勇夺冠军。

 

《向上吧!诗词》可以算是继央视《诗词大会》后,最受瞩目的诗词类节目。杨强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深厚的诗词功底,在预赛中便勇闯萌娃团、国际团、博士团、冠军团四关,又从容击败由刘震云、纪连海、蒋方舟组成的导师团。

 

总决赛中,杨强先是通过“成语诗词飞花令”在四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之后又在一对一PK中战胜对手,最终夺得总冠军。目前的诗词类节目多是考察诗词背诵和文学常识,但杨强可谓众多选手中的“一股清流”,因为除了这些“硬知识”,他的诗词创作功底也非同小可。

 

/短评速用/

由一位创作型诗人夺得冠军应该是一种好现象,这或许会引领此类节目向更专业、更务实的方向发展,进而少许扭转一些我国古典文学重理论(其实很多时候是所谓“理论”)轻创作的囧境?

 

【拓展阅读】

诗词热是时代的声音

来源:北京晨报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受了时代多元多样的概念。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拿文化供给来说,很多人往往认准庸俗流行主义,认为粗浅的才是市场的。可在事实上,“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永远并存。如果说过去,我们有意忽视了“下里巴人”,那么现在则表现出轻视“阳春白雪”的倾向。体现在荧屏上,出现综艺节目,基本都是“一笑二闹三跳四唱”。但在事实上,公众也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娱乐至死”。而这部分需求,却被有意无意屏蔽。

 

“诗词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正如语文教育专家所说,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