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流法”是合阳县园艺站原站长雷发学老先生以树体水路运行规律确定的。水路是木质部的导管,水路的集中与分散、消耗与积累,强有力地决定着修剪的反应与效果。修剪中的疏、截、缩、刻、拧、摘等方法,均属局部水路调节,是牵制枝势生长变化的重要措施。 一、短截急流。 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顶端萌发长条子,后部多为光杆子。 二、长放缓流。 对旺枝壮枝不剪就是长放,其反应是:前部出短枝,后部少出枝。 三、拉枝漫流。 前后萌枝,背上枝势强应早抑制。 四、疏枝截流。 就是抑前扶后、调节平衡、改变通风透光条件的好措施。 五、增枝分流。 只要内膛枝组健壮,短枝分流,外围内膛枝组健壮,短枝丰满,外围就不会旺长。只要依据水肥条件诊断,确定好留枝量,可实现旱薄地树不衰弱,水肥地树不疯长的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