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行半生

 陆安桥1871 2018-01-13

                  

——追思夫子郑

       

      郑文燮于2017612病逝于万州。病重住院期间,郑夫子不接任何电话,不见任何来探望的人。并遗嘱:身故后不搭灵堂,不开追悼会,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投入瞿塘峡江水之中。

    郑夫子似一丝清风,静静地走了,未引起半点响动。

618,老友贵林兄来万,以三国文化研究会名义,在江南召开了一个简短的郑文燮追思会。结束时,诗人老九语我:你应该写篇文章悼念他……

斯人已逝,静夜回思,郑夫子的形象便怆然生动起来

认识郑文燮也近四十年了。

当时,“十年浩劫”刚刚过去,神州丽日春风。全社会文学热,男女老幼都读小说诗歌,文学活动蓬蓬勃勃。我也凑热闹,成了一名“业余作者”。偶尔受召,去开个会,听个讲座。企业事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对本地文学圈,较少掺和。

却也知,万县地区文学界最牛的有“三驾马车”。3人名校毕业,都在中文系里受过正规训练。每开口,多引经据典,显满腹经纶。且他们都在本地区的文化领导机关供职。所以,偶尔见着他们,我等未正经学过“文概”的基层“业余”便自惭形秽。

“三驾马车”中数文燮的“出身”最有名。他曾在举子之乡的开县,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京城“北师大”。据说,若非命运作弄,以他的高考成绩,当年可选择全国任何一所大学。

我初识郑文燮时,他在地委宣传部供职。偶尔路遇,多见他昂首挺胸,作睥睨天下之气势

    后来,亲耳聆听领导文学艺术的“三驾马车”在会上讲,文学是根独木桥,条件不够者,就不要来挤,否则误人误已……也读过他们阐述此观念的宏文大作。

我等未进过大学的人虽觉此论剌耳,但也只能私下找出当年流行的“凭作品说话”,来自我安慰。

不久,郑文燮调到全专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文艺刊物作副主编。我虽然也在《三峡文艺》发过几篇文字,但与以社会栋梁自许的郑副主编,连点头之交也说不上。

没过几年,突然便听说郑副主编出了点什么“生活问题”。据他的同事说,他那所谓“生活问题”,一直都未清楚究竟有或没有!

我虽与郑副主编从无往来,闻言也曾替其不平:这点事,即使坐实,都是成年人!搁在工厂里,无人管这闲事!怎么机关里还不许百姓点灯?

郑副主编得到的却是撤职,离婚。

我以为傲岸自信的郑文燮会“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昂着头一走了之,定不会留在单位委曲求全。

这位曾有“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之志的郑文燮竟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他非但没有抗争,还忍辱留在原单位,作了个普通编辑

从此,郑文燮那高昂的头低下来了,腰挺不直了,眼中的星光,也暗淡了……

从此,郑文燮似缩进了一个坚硬的壳里。他变得消极颓废。常绷着一张冷漠苍白的脸,不苟言笑。

他变得不重衣着,服装只求遮羞御寒。一件外套,据说穿过20年。脚上一双地摊上买的解放鞋,一年能穿3季。他从不过问同事亲友的人情礼仪,仰贺俯吊,全不参与。

偶尔参加什么会议或聚餐,他总是独自到来,孤坐一隅,从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也不参与闲谈。只管吃,吃罢把嘴一抹,起身独自离去。

郑文燮用了三枚闲章,“不合时宜”,“不入法眼”,“孤魂野鬼”。可见其内心之孤独和无奈。

在五十岁之前,他便荣膺了“郑老夫子”之称。年久,便有了“个性怪僻“之口碑。

我不知道郑夫子的“怪僻”是自尊或自卑?但知道,就是那一椿不值一提的闲事儿,竟影响了他的一生。

祸兮福兮。少了许多事务和应酬,郑文燮的时间便比别人多出不少。他明智地全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直到退休之后,亦无半分松懈。偶尔听郑夫子发言,真会感觉到他阅读之广博,深思而熟虑。他写了不少美文,作品多见于《散文》《随笔》和各地文学期刊。内容丰富多彩,写家乡临江古镇的沧桑巨变,艰难谋生的小人物,老街上的邻居、失意的剃头匠……还有许多品画议字和文物鉴赏的文章,每有独特见解。

我便认为,他有傲的本钱。

后来,圈内流行“首发式“。某次,我参加某君出书的首发式,凑巧与郑夫子同桌邻座。与郑相识二十多年,只有点头之交的我俩也无话可谈。这种场合,就听表扬与自我表扬。只见郑夫子一言不发,闭目养神。散会后吃完主人盛宴,郑夫子照旧将嘴一抹,起身便走。我多事,提醒他,主人赠你的新书还遗忘在座上。他却回一句:我哪有时间看这种自娱自乐的文字。他不要书,径自去了。

吃了人家的也不嘴软!

我也出过几本书,从未搞过这种费力不讨好的首发式,也未给郑夫子送过书。便暗自庆幸。

没想到,我与郑文燮真正建立交情,还是因了我的书。

2005年秋,某天中午。我在路上与郑夫子相遇。他竟例外地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A4纸,说写了一篇千字文,下个月见报。凑巧稿子在身上,先给我看看。

我第一次见到郑夫子对我发出这种不似应付,略带拘谨却真诚的微笑,更没料到他写了什么,还要请我看看!

文章不长,标题是《写得从容,写得洒脱》我只看了起始两行“七月,大暑。我在万州新华书店,倚靠高大厚实的玻璃幕墙,读着《所谓草民》。作者谢声显,万州人氏,1945年生。我和他同是乙酉生人……”我虽然为他能站着读我的书而意外、高兴!但由于早已在各地报刊上读到过多篇表扬和鼓励,所以就没怎么兴奋激动。还不很厚道地想,人都说他抠,果然。为省19块钱,竟在书店站读两天!就半真半假地说,拙作能入你的法眼,非常高兴。你愿读,打个电话,我给你送一本……

但当我读到“……我们的生命轨迹不一样。当他在乌蒙山中的贵州修铁路,混迹于社会时,我正在大学中文系里学着文学,听那些操着京片子的教授讲授文章作法……谢声显的成就,又一次印证了那个简单而朴实的真理,作家是生活酿造出来的,不是大学中文系培养出来的……”时,我真吃了一惊,联想到当年他对“业余”的轻视,心中便涌起一阵感动:郑夫子,尔竟有这等胸襟!

据说,郑文燮从未站在书店里读完过任何一个业余作者的书。这也是诗人老九说我,应该写篇文章悼念他的原因。

相识20多年,我俩这才成了朋友。是那种如水的交情,有机会碰到了,敞开心扉谈一阵。没碰上,也从未约过。凑巧的是,不久之后,有一位办企业的年轻人先后认识了我与郑夫子,成忘年交,就多了些茶酒之聚的机会。

有了接触交流,我才开始了解郑夫子。

他在“举子之乡”读中学时,便被同学们称为“郑文豪”。“郑文豪”高考志愿竟是首选的西班牙语,因为他想学习心中的英雄切·格瓦拉,到拉丁美州去发动无产阶级搞武装革命,消灭资本主义!我就笑,为那鸡毛蒜皮处分你的领导,无意中毁了一位多么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呵!郑夫子叹:年少轻狂,不谙世事, 回思往事,不禁哑然失笑!

郑文燮三十多年独行独居,没有再议过婚配,也从未传出过半点绯闻。由此可见,当初他那所谓“生活错误”,是多么靠不住。世人也都以为,他阴柔、冷漠,完全没有一个正常男人的情感。                                      我却以为,不然。

熟人们都知道,我退休之后,主要是以跳交谊舞进行锻炼。自从郑文燮同我有了交情,他就向我打听交谊舞。这舞盲问我门票、场子,音乐、灯光,三步四步,左手怎么牵、右手怎么搂?然后是怎么邀请陌生女士……等等等等。问得那个细致,重复次数之多,完全超出了我的耐心。

转而又想,他长期单身独处,阴阳失调,不光对精神不正能量,对健康也会副能量。既然已成朋友,便应帮他一把。我就劝:毛主席说,梨子好不好吃,得亲口尝一尝。也别纸上谈兵了,你花点钱将头发打理好,再整一套合符你老编辑身份的服装,我带你去舞厅,帮你找一个满意的舞伴……郑夫子闻言,居然红着脸嘿嘿地笑,连连摇头:要不得,要不得。既然要不得,就挥手再见。

过了些日子,散步又遇到郑夫子。边走边谈,他又会扯到交谊舞。我又搬出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教导来。他又摇头要不得,要不得。

都进入新世纪了!郑夫子在我热心的关怀鼓动之下,终其一生,还是没有敢跨进舞厅。直到我因身体原因不再跳舞,我俩才中止了这个话题。由此可见,这位独身多年的夫子,也有着与众生一样的情感和需求,但因了他的保守和畏怯,终究未能解开内心的悖谬与纠结!

圈内还流传着不少郑文燮很“抠”的小故事。我也亲见过几例。

但我认为这是贫苦的青少时代给郑文燮留下的深刻印记。初中毕业后,为挣点钱贴补家用,未成年的他就天天到山上的煤窑,挑煤到临江镇上去卖……

郑文燮在开县中学读了三年高中。县城离他家所在的临江镇24公里,坐一次客车票价7角钱。但高中三年,他从没有坐过一次客车……

他自幼便接受了“崇节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花一切不必要花的钱。这是郑文燮一生的原则。

我知道,郑夫子节俭却并不贪财。

有一位十分钦佩郑文燮学养的企业家,曾诚聘刚退休的郑去自己企业上班。工作内容是郑夫子兴趣极高的文物鉴赏,且上班也十分宽松,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他都能干自己想干的事儿。但后来他却未去。只因为那一条多数企业都有的规定:上下班打卡,统一着装。郑夫子认为,这涉及他的人生自由。便婉拒了这份不薄的收入。可见,他心中有些东西,是还排在金钱之上的。

相交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去年冬,收藏协会拟办一份内刊,请了我和郑夫子去商量。

会后小酌时,我问起他身体状况。他还说挺好挺好,血糖也控制得不错。我看他不忌肉糖,饭量比我还好。就为他的健康饮了一口。

餐桌上,郑夫子谈起近年在传统刊物上发表的稿子,自豪地说:我投出的稿子,必附一言,“要发不删,要删不发”。他却又告诉:因此,有很多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文字,就未发表。

吃喝完。我与郑夫子互道珍重,握手而别。

万没想到,那一握,便是永诀!

郑夫子为了平衡自己的人生、维系生命不致沉沦, 数十年来完全将灵魂浸泡在艺术之中。

各人选择什么生活方式,是个人的喜好。我认为,值与不值,各有标准,无法统一!唯郑夫子后半生特立独行言谈文字,绝无阿谀逢迎。这份发自骨子里的孤傲疏狂,着实令我敬佩。

西岩旧山色,夫子安在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