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18岁

 笛韵悠然 2018-01-13

文丨唐铄  图片丨采访嘉宾提供

在2014年8月16日晚,鞠小夫作为钢琴演奏嘉宾出现在青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台上的他镇定自若,娴熟演奏着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加上1.8米的身高,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14岁的孩童。


“我从来没想过能在这么大的场合演出。”这并不是小夫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的演出。


说起他的演出经历,不禁让人咂舌。早在2013年5月,鞠小夫就应邀赴日本与日本群马交响乐团合作,首演柴可夫斯基作品《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同年11月,鞠小夫与香港青年爱乐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在香港演出。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华人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


满满的奖杯奖状也让人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




青奥会后,小夫应邀亮相清华大学的“新学堂”音乐厅,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鉴真东渡随想曲》,受到了现场2000余位清华师生热情追捧。


在和小夫交谈期间,他谦逊有礼,我们喊他“小绅士”。

“参加青奥会演出很自豪”
8月16日晚,青奥会开幕式上,小夫和另外四位钢琴家一起合奏了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现场一片沸腾,许多人则通过央视的直播观看了这曲演奏。表演结束后,许多粉丝找他合影留念,年龄尚小的小夫有些不好意思。

小夫说,这次参与青奥会演出特别激动,“和平时参加普通演出有不一样的感受。观众特别多,一个体育场要比普通的音乐厅观众人数要多好几十倍”。6万人,是他迄今为止演奏人数最多的一次。
“我也想看看6万人的观众席,想知道头上有什么东西在飞来飞去,脚下还有巨大的大屏幕,还有国家速滑队的运动员绕着我们来回转……但我知道,演出十分重要,在家门口登台演出,我一定要沉浸在音乐中。”

开幕式前一天,刘翔和林丹先后出现在了他旁边的休息室,他兴奋地想跟他们合影,也想上前说话,但直到刘翔离开他都没有说出口。等到林丹出来的时候,他勇敢地站起来对林丹表达了自己想要合影的愿望。


林丹点头说“好”,但很快被经纪人拉走了,还是没能合影,这让他感到很遗憾。


除了音乐之外,小夫也很喜欢体育,他觉得音乐和体育有许多共通的地方,都需要很强的拼搏精神,要有毅力,“也要和自己较劲”。
听《梁祝》而动容
14岁就登上青奥舞台,对于鞠爸来说,小夫现在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们当初的想象。

最初他们并不是抱着让小夫一定要成为钢琴家而让他学琴的,更多的是小夫本身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对小夫的未来有了引导的方向。
鞠小夫父亲说有两件事让他决定让小夫学钢琴试试。

在小夫两岁的时候,父母带着他散步去琴行玩,他看见钢琴就特别喜欢,不肯离开,要抱他走也不肯。临走时哭着扑向钢琴要玩这个“大玩具”。这个画面一直让鞠爸印象深刻,他心想或许小夫以后可以往钢琴这条路发展。

而真正让鞠爸下定决心让小夫开始学习钢琴的是另一件事。有次他们在车里听《梁祝》的碟片,小夫坐在车后座,手轻轻摆动,仿佛合着音乐的节拍,音乐进行到“化蝶”那段时。


“他突然哭了,还说太悲伤了,我都哭了。”


这句话将父母吓了一跳,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明确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这让他的父母意识到,小夫在音乐上的天赋。

琴的生活
当时小夫才4岁,小小的手放在琴键上,感受着黑键白键的喜悦悲伤,按下音阶,听见蝴蝶翅膀的颤动,便再也离不开这神奇的乐器。

如今他14岁,琴龄已有10年。10年,对于人生初始的小夫来说,已然一段漫长的旅途。据鞠爸介绍,现在每天他的练琴时间近7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上课,学习,平时留给小夫玩乐的时间屈指可数。

怎么坚持下来?这个疑问盘踞心头。

小夫倒说得坦然,自己喜欢就能继续,“宁可要有钢琴的童年,也不要都是奥数的童年”。不过,就读于南外的他希望能上更专业的院校,音乐环境更好一些。


鞠爸则倾向于让小夫在初中阶段上好南外,练琴很重要,文化课也不能落下,“不希望他成为弹琴机器”。


“30岁之前拼技巧,30岁之后拼文化”,鞠爸向我们描绘了小夫一天的生活,上学前练琴一小时,在上学的路上听两遍钢琴曲,上午在学校里将所有的功课完成,“回家是不打开书包的”,下午一点练琴开始练琴到晚饭时间,晚饭时间结束,7点练琴到10点。

这样下来,小夫一天练琴的时间在7小时左右,父亲说起他既心疼又骄傲。
我必须起立与你握手
以色列著名钢琴大师阿里·瓦迪曾评价鞠小夫的演奏:“你音乐的感觉和处理已超出了你的实际年龄”;匈牙利钢琴大师塔马斯·瓦萨里看了鞠小夫演奏后表示:“我必须起立与你握手,以表示对你的祝贺。”

曾邀请鞠小夫合作“美中双钢琴音乐会”的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帕芙丽娜大师,对小夫非常喜欢。


每年春节她都要求小夫去她的纽约家中上课,她曾称赞说:“小夫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那份自信和具有专业水准的感觉,在同龄人中十分罕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众人赞扬的背后是小夫不懈的努力。



小夫说现在一天不练琴总会觉得不习惯,即便是回老家,也会到琴行练上几个小时。他也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没人能避开那段最为艰难的历程,我也一样”。


他直言:“久坐不动带来的腰酸背疼,手指很累,没练过钢琴的人很难体会。一个一个音符,一个一个音阶,单调而刻板,毫无美感可言,让人很容易打退堂鼓。”


7岁时他有段时间特别不想弹琴,几乎到了想要放弃的地步。是他的启蒙恩师刘诗昆带他登台参加了一场演奏会,与刘爷爷四手联弹,重新唤起了他对钢琴的欲望。


刘诗昆多次称赞“鞠小夫是千千万万个中国琴童的优秀代表”。而在小夫心里,“刘诗昆大师是我最尊敬的人”。

李斯特的头发

问起他出游的经历,鞠爸说,小夫大部分出国都是去学习钢琴或参与演出比赛,比如明年1月份,他应外交部门邀请,将随中国十人代表团赴日演出。


这样出国演出的机会不少,通常是匆匆去匆匆回,如果有游玩的时间,大部分也是去钢琴家故居、博物馆或参加音乐会。


小夫说起一件刘诗昆的轶事。参观完李斯特故居,他和刘老师说起了当时的感受,刘老师很感叹地说,自己自56年后就没有去过了。


小夫原来还以为是五、六年没去过,后来才知道是1956年刘大师参加了李斯特钢琴比赛后,再也没去过。


在那次比赛中,刘诗昆获得了第三名,还得到一件特别的奖品——李斯特的一绺头发。

实际上刘诗昆赢得了第一名,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第一名,评委也认为他是第一名。那时候是1956年,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内定第一名必须给苏联选手,不能给别人。


而第二名呢,必须给匈牙利自己人,所以其他国家的选手,成绩再好再高,最多只能得到第三名。


由于刘诗昆成绩特别突出,仅获得第三名,大家觉得这很不公正。在此情况下,主办方为了平息舆论,特地从匈牙利的国家博物馆陈列的李斯特的头发中,剪出一束来,装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作为特别的奖品奖给了刘诗昆。

说起这事,小夫很为恩师骄傲,“到李斯特故居,我还特意去看了一下刘老师说的头发,结果发现头发已经快没有了”。原来李斯特的头发成为多次钢琴演奏比赛的奖品。
 一个孩子、一群孩子
鞠小夫是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一直关注山区贫困孩子上学难的事,鞠爸因受他影响,多次发微博呼吁大众帮助山区孩子,筹款为贫困学校购买课件。和鞠爸谈起这事,他很开心小夫是个这么有爱心的孩子,直说他不担心小夫的性子,“爱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在新浪江苏举办的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小夫作为嘉宾出场演奏,被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聘为“阳光少年·一起飞翔”的“爱心大使”。
和小夫见面是在帮助失依儿童的活动上,在龙江体育馆陪小朋友一起参观场馆比赛,中午和他们一起吃饭,下午还要为这些小朋友专场弹奏钢琴,其间还抽空去给每个孩子买来了学习用品。

吃饭时,他和十来个小朋友一桌,看他吃得不多,大部分时候是细心为小朋友夹菜,时不时孩子跑到他身边叫着“小夫哥哥”,问问题,他一一耐心回答。

后来我们到安静的地方交流,有个孩子从饭桌上跑来,碰碰他的手,他笑笑,小声和孩子说,“等一下,我这边事做好了去和你们玩”。

和小朋友一起玩闹,他展开笑颜,这才让我想起,这只是个14岁的孩子,他比同龄的孩子早慧,想得更多,可他并没有承认这一点,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对话:我想要有钢琴的童年


城品:参加青奥会开幕式演出有什么感觉?

鞠小夫:蛮兴奋的,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大型的开幕式活动。人这么多,又在自己家嘛,我就感觉很兴奋。

我也想看看6万人的观众席,想知道头上有什么东西在飞来飞去,脚下有巨大的大屏幕,有国家速滑队的运动员绕着我们转……

但我知道,演出十分重要,在家门口登台演出,我一定要沉浸在音乐中。


城品:现在演出还会紧张吗?

鞠小夫:紧张肯定会有,要看你怎么看,适当的紧张感是需要的,能让你发挥更好。


城品:对自己第一次登台也有印象吗?

鞠小夫:有印象,第一次登台是在南艺和我的恩师刘诗昆四手连弹。去表演前,我特别不想弹钢琴,是那次演出重新唤起了我对钢琴的兴趣。

要说感受,记不太清了,那个时候还小。


城品:你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吗?

鞠小夫:没有很明确的规划,但是以后会做相关的工作。钢琴也有很多出路,可以从事教育,也可以当指挥,没有具体想过。目前就想着把钢琴练好。


城品:现在你在南外上课,并不是专业院校,你觉得你和同学间有代沟吗?

鞠小夫:平时沟通都很好啊,和他们一般不聊专业的事,可能会有些孤独,毕竟只有我一个人是搞专业的。希望高中能去专业院校,那里音乐的氛围更好。


城品:练琴清苦,你如何坚持下去?

鞠小夫:只要喜欢就能坚持,宁可要有钢琴的童年,也不要都是奥数的童年。


城品:你最尊敬的人是谁?

鞠小夫:刘诗昆老师。那时我不想弹钢琴,老师带我第一次上台,我找到感觉了。他人特别好,教得也特别好。我们现在还常联系,刘老师平时很忙,每年见两三次面。


城品:弹琴时偏爱哪位钢琴大师的作品?

鞠小夫:都喜欢,像浦罗科菲夫,可能偏爱一些俄罗斯学派在苏联二战期间的作品。


城品:他们的作品和其他学派比起来有什么特点吗?

鞠小夫:作品创作在二战时期,里面蕴含的情感比较丰富。俄罗斯学派很多作曲家,像浦罗科菲夫使用的和弦是独一无二的,很有特点。你能看到巴洛克时代的风格,有延续又有创新。


城品:除了弹琴,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爱好?

鞠小夫:我喜欢踢足球,还喜欢看书,一些世界名著,比如《红与黑》。特别喜欢《哈利·波特》,每次看都不同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