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8月16日晚,鞠小夫作为钢琴演奏嘉宾出现在青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台上的他镇定自若,娴熟演奏着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加上1.8米的身高,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14岁的孩童。 “我从来没想过能在这么大的场合演出。”这并不是小夫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的演出。 说起他的演出经历,不禁让人咂舌。早在2013年5月,鞠小夫就应邀赴日本与日本群马交响乐团合作,首演柴可夫斯基作品《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同年11月,鞠小夫与香港青年爱乐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在香港演出。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华人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 满满的奖杯奖状也让人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 青奥会后,小夫应邀亮相清华大学的“新学堂”音乐厅,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鉴真东渡随想曲》,受到了现场2000余位清华师生热情追捧。 在和小夫交谈期间,他谦逊有礼,我们喊他“小绅士”。 开幕式前一天,刘翔和林丹先后出现在了他旁边的休息室,他兴奋地想跟他们合影,也想上前说话,但直到刘翔离开他都没有说出口。等到林丹出来的时候,他勇敢地站起来对林丹表达了自己想要合影的愿望。 林丹点头说“好”,但很快被经纪人拉走了,还是没能合影,这让他感到很遗憾。 而真正让鞠爸下定决心让小夫开始学习钢琴的是另一件事。有次他们在车里听《梁祝》的碟片,小夫坐在车后座,手轻轻摆动,仿佛合着音乐的节拍,音乐进行到“化蝶”那段时。 “他突然哭了,还说太悲伤了,我都哭了。” 这句话将父母吓了一跳,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明确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这让他的父母意识到,小夫在音乐上的天赋。 小夫倒说得坦然,自己喜欢就能继续,“宁可要有钢琴的童年,也不要都是奥数的童年”。不过,就读于南外的他希望能上更专业的院校,音乐环境更好一些。 鞠爸则倾向于让小夫在初中阶段上好南外,练琴很重要,文化课也不能落下,“不希望他成为弹琴机器”。 曾邀请鞠小夫合作“美中双钢琴音乐会”的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帕芙丽娜大师,对小夫非常喜欢。 每年春节她都要求小夫去她的纽约家中上课,她曾称赞说:“小夫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那份自信和具有专业水准的感觉,在同龄人中十分罕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众人赞扬的背后是小夫不懈的努力。 小夫说现在一天不练琴总会觉得不习惯,即便是回老家,也会到琴行练上几个小时。他也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没人能避开那段最为艰难的历程,我也一样”。 他直言:“久坐不动带来的腰酸背疼,手指很累,没练过钢琴的人很难体会。一个一个音符,一个一个音阶,单调而刻板,毫无美感可言,让人很容易打退堂鼓。” 7岁时他有段时间特别不想弹琴,几乎到了想要放弃的地步。是他的启蒙恩师刘诗昆带他登台参加了一场演奏会,与刘爷爷四手联弹,重新唤起了他对钢琴的欲望。 刘诗昆多次称赞“鞠小夫是千千万万个中国琴童的优秀代表”。而在小夫心里,“刘诗昆大师是我最尊敬的人”。 问起他出游的经历,鞠爸说,小夫大部分出国都是去学习钢琴或参与演出比赛,比如明年1月份,他应外交部门邀请,将随中国十人代表团赴日演出。 这样出国演出的机会不少,通常是匆匆去匆匆回,如果有游玩的时间,大部分也是去钢琴家故居、博物馆或参加音乐会。 小夫说起一件刘诗昆的轶事。参观完李斯特故居,他和刘老师说起了当时的感受,刘老师很感叹地说,自己自56年后就没有去过了。 小夫原来还以为是五、六年没去过,后来才知道是1956年刘大师参加了李斯特钢琴比赛后,再也没去过。 实际上刘诗昆赢得了第一名,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第一名,评委也认为他是第一名。那时候是1956年,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内定第一名必须给苏联选手,不能给别人。 而第二名呢,必须给匈牙利自己人,所以其他国家的选手,成绩再好再高,最多只能得到第三名。 和小朋友一起玩闹,他展开笑颜,这才让我想起,这只是个14岁的孩子,他比同龄的孩子早慧,想得更多,可他并没有承认这一点,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对话:我想要有钢琴的童年 城品:参加青奥会开幕式演出有什么感觉? 鞠小夫:蛮兴奋的,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大型的开幕式活动。人这么多,又在自己家嘛,我就感觉很兴奋。 我也想看看6万人的观众席,想知道头上有什么东西在飞来飞去,脚下有巨大的大屏幕,有国家速滑队的运动员绕着我们转…… 但我知道,演出十分重要,在家门口登台演出,我一定要沉浸在音乐中。 城品:现在演出还会紧张吗? 鞠小夫:紧张肯定会有,要看你怎么看,适当的紧张感是需要的,能让你发挥更好。 城品:对自己第一次登台也有印象吗? 鞠小夫:有印象,第一次登台是在南艺和我的恩师刘诗昆四手连弹。去表演前,我特别不想弹钢琴,是那次演出重新唤起了我对钢琴的兴趣。 要说感受,记不太清了,那个时候还小。 城品:你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吗? 鞠小夫:没有很明确的规划,但是以后会做相关的工作。钢琴也有很多出路,可以从事教育,也可以当指挥,没有具体想过。目前就想着把钢琴练好。 城品:现在你在南外上课,并不是专业院校,你觉得你和同学间有代沟吗? 鞠小夫:平时沟通都很好啊,和他们一般不聊专业的事,可能会有些孤独,毕竟只有我一个人是搞专业的。希望高中能去专业院校,那里音乐的氛围更好。 城品:练琴清苦,你如何坚持下去? 鞠小夫:只要喜欢就能坚持,宁可要有钢琴的童年,也不要都是奥数的童年。 城品:你最尊敬的人是谁? 鞠小夫:刘诗昆老师。那时我不想弹钢琴,老师带我第一次上台,我找到感觉了。他人特别好,教得也特别好。我们现在还常联系,刘老师平时很忙,每年见两三次面。 城品:弹琴时偏爱哪位钢琴大师的作品? 鞠小夫:都喜欢,像浦罗科菲夫,可能偏爱一些俄罗斯学派在苏联二战期间的作品。 城品:他们的作品和其他学派比起来有什么特点吗? 鞠小夫:作品创作在二战时期,里面蕴含的情感比较丰富。俄罗斯学派很多作曲家,像浦罗科菲夫使用的和弦是独一无二的,很有特点。你能看到巴洛克时代的风格,有延续又有创新。 城品:除了弹琴,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爱好? 鞠小夫:我喜欢踢足球,还喜欢看书,一些世界名著,比如《红与黑》。特别喜欢《哈利·波特》,每次看都不同的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