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家宁:十九世纪的北京——托马斯·查尔德的影像档案研究(下)

 nj200801 2018-01-13

(接上篇)

观象台在古时候是很重要的,因为农业社会指导农民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都需要靠观测天象来确定节气。观象台是明代修建的,现在台子上有八件仪器,七件是康熙年间铸造的,一件是乾隆年间铸造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把这个台子掏空了,几乎是重建。现在是三层,前面的空地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停车场。这张是从城墙上看这个台子。这是台下明代的浑仪,原件现在是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北京留了一个1:1的复制件,做的也很像真的。这是明代的简仪,原件也是在南京,北京这边是个复制品。这是个非常难得的角度拍摄台上的仪器,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在做一个跟观象台有关的项目,看了很多观象台的老照片,这是唯一一张把八件仪器全部拍下来的照片,其他人没有用过这样的角度拍摄,所以说查尔德很会选择拍照片的角度。

观象台上八架天文仪器的合影,托马斯·查尔德摄

查尔德这个作品有两个版本,同样的角度一个版本是有左边的老头,一个是没有那个老头的。实际上也是一个针对市场的考虑,有的人希望买没有人的纯粹的东西,而有的人希望买有一个人的版本。

一位老人正在看天体仪,托马斯·查尔德摄

这个是天体仪的另外一个角度。这件仪器曾经被掠到德国去,1921年才被还回来。通过这张照片对比现在的天体仪会发现上面很多的零件被替换过。

这张照片是很少见的,是查尔德的观象台作品里面唯一一张玑衡抚辰仪的照片,大多数人都没有拍过这个,只有他拍过。

摆着五供石供桌的天坛圜丘,托马斯·查尔德摄

通过棂星门,进入围墙之后看到天坛的圜丘。上面搭的架子都是为祭天准备的,放有五供的石供桌,旁边是拴住祭天的时候拉帐篷的绳子的石墩子。

1914年正在准备袁世凯祭天仪式的圜丘,佚名

这个是1914年袁世凯祭天的时候在圜丘上面的布置,能看到帐篷,刚才看到的五供石桌。最左边那个石桌还曾经断过几截,上面有修补的痕迹。

1875年的天坛祈年殿,托马斯·查尔德摄

上图是1889年祈年殿被烧毁之前的状况,我们现在能看到重建之后的状态,对比而言,过去的祈年殿感觉瘦一些,挺拔一些,现在的看起来会比较沉稳。

……

接下来,我想做一些照片的比较,也是对托马斯·查尔德作品风格上的一个阐述。

与查尔德同时代的约翰·汤姆逊相比,汤姆逊1870年到1871年在北京,他们拍摄了很多相同的东西,但角度会有不同。

所有的对比图片左边都是托马斯·查尔德拍摄,右边是约翰·汤姆逊拍摄。你会看到约翰·汤姆逊的拍摄角度较查尔德而言总的来说都会偏一点。查尔德拍单个的建筑都会把建筑放在构图的最中央,也就是处在中轴线的位置,是很对称的构图。这样的构图能给观众带来什么观感呢?就是很宏大,有崇敬的感觉。我相信这是查尔德选择这个角度时他自己的一种感受。延伸一点来看,我觉得他是很热爱北京的,热爱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他所看到的东西都是非常吸引他的,他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拍这些东西。而约翰·汤姆逊是带着一种更科学的想法去拍,会更多的表现侧面,从一张照片表现更多的内容。我想这也是他后来能成为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的原因之一。

查尔德和汤姆逊拍摄的智慧海对比

再来看一组智慧海的图片。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托马斯·查尔德把建筑摆在正中央,而约翰·汤姆逊会用很意想不到的、很特殊的角度去拍摄。

查尔德和汤姆逊拍摄的碧云寺石牌楼对比

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约翰·汤姆逊的照片会显得更活泼,或者说更灵动一些,没有那种沉静感。这张碧云寺的牌楼,约翰·汤姆逊的构图会往右拍,还能看到后面的碑亭。

……

这是十三陵神道上的石像生,远处能看到这个山是涂抹过的,笔触一条一条的,因为涂抹可以增加照片的对比度。也就是说托马斯·查尔德有对自己的底片进行修补或是修复的习惯,他的很多照片都有这样的处理。所以这也是导致到现在他的底片我们一张都没有发现的原因,它的保存状况是很不好的。大家看到后面的照片会发现都存在感光层的脱落或者玻璃底片的破碎,但是像他同时代的很多人,比方说约翰·汤姆逊,相对来说他的底片保存的就要好很多。这也是十三陵的神道,石像生,这是祾恩殿,这是祾恩殿的内部,所有的柱子都是用整根的金丝楠木做的,非常珍贵,所以到了清代找整根的金丝楠木就很难了,基本上全都在明代就用完了。

……

查尔德的作品中很少看到他多张照片拼接的全景照,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他签名的全景照作品,但是他拍了很多可以用来拼全景照的素材,只不过这些素材质量不是很高,想把它们拼起来总会有一些别扭或者是不太顺畅。他在这方面的水平跟比托、汤姆逊、德贞等其他人比不太好。

刚才讲到了查尔德用的湿版法,湿版法做底片的时间会长一些,对于摄影师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因为每拍一张照片就要去做一张底片。到了1880年代的时候开始流行所谓的干版法。干版法就是底片是在工厂里面已经做好的半成品,即把感光剂混合到用动物毛皮熬制出来的半透明的明胶里面,然后把它涂抹在玻璃板上,在暗房里面把它装在一个避光的包装里。摄影师使用的时候把底片湿润一下就可以用来拍摄,大大节省了摄影师每次制作底片的时间。

下面这张照片请大家注意一下马车的位置,在下一张照片中,这个马车就到了前面。通过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到,在不到50米的距离内,马车估计也就是走了一分钟或者接近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允许查尔德去拍完一张照片再去制作一张底片,然后再去拍一张照。所以,这两张是用干版法拍摄的。查尔德的作品既有早期的火胶棉湿版法的作品也有后来的干版法的照片。干版法的照片实际上引入了一个概念叫“明胶照片”,后面的很多照片都会提到叫“明胶纸基银盐照片”。银盐照片是说它的感光剂是卤化银,明胶纸基就是在这个纸质相纸上涂了明胶,这个概念是这么来的。

……

运煤的大车在查尔德的院子里,托马斯·查尔德摄

大家仔细看这辆车里装的是煤,这是运煤的大车,为什么会运煤?因为我们刚开始讲了托马斯·查尔德是生产煤气的工程师,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面,旁边这个小孩应该是他的孩子。

一般认为,北京最早的照相馆是同治初年广东人潘惠南开设的荣升照相馆,但是现在还没有发现荣升照相馆拍摄于十九世纪的照片,能看到的基本上是1900年以后的。还有一个能找到最早实物的照相馆是1892年辽宁人任景丰开的丰泰照相馆。我觉得对于照相馆的定义可以这样来看,照相馆首先要有一个固定的拍摄场所或者经营场所,能够提供上门拍照,而且这些服务都是收费的。照相馆还得要有可以用来拍摄的器材或者布景,比方说背景板或者小茶几的桌布、花瓶、茶杯等东西或陈设,这都是很重要的。查尔德有固定的拍摄地点,就是在这个院落里面,有自己的摄影器材,而且拍照是收费的,他有自制的背景板,还有一些陈设。当时照片的价格是每打(12张)13先令6便士,挺贵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再多洗一张的话是3先令9便士。他还曾在给他妻子的信里面抱怨说,约翰·汤姆逊到北京来了,开的价格比我还便宜,抢了我的生意。他把摄影这件事当生意去运作。所以我觉得北京最早的照相馆应该是托马斯·查尔德开的,开在他工作生活的地方——勾栏胡同,时间应该是1871年。

……

一户人家的合影,托马斯·查尔德摄

这张合影很有意思,这个拱门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个在院里出现过的拱门,地上还铺了一块地毯,从背景板的边缘就能看出来还是刚才那个背景板,只是罩着一块布,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大婶儿,她的眼睛瞪的特别特别大,好像是摄影师说别动啊。因为那个时候拍摄照片的曝光时间要有十几秒钟,最快也要几秒钟,她眼睛瞪的很大,一直到曝光完成。

……

现在来看,查尔德是十九世纪拍摄北京各处风景最多、最全面的摄影师,你能想到的地方他几乎都曾拍摄,特别是一些寺庙和皇家园林。他的作品的覆盖面是非常广,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可以说全世界的博物馆都能找到他的作品。现在中国也回流了很多他的东西。纵观他的一生,他在来中国之前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成就,二十几岁工作养家糊口而已,而且还挺艰难,回英国后没几年就突然去世了,所以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部分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好像他就是为去北京拍照而生的。

我们从讲座刚开始第一张万寿山的照片,从现代的样子突然幻化成1875年遗迹的样子,在结尾就以技术手段还原一下南堂在1873时的面貌,昨日重现,结束今天的穿越之旅。

好了,就给大家展示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全文完)

关于主讲人

徐家宁,历史影像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影像的研究与收藏,曾任介绍中国摄影史的纪录片《西洋镜》主讲人。主要著作有《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北洋岁月》、《航拍中国,1945》等,译著有《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等。

正在展出

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

展期:2017年9月16日—12月31日

主办:OCAT研究中心、牛津大学历史环境图像资料库、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

展馆信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00 (逢周一闭馆)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更方便的获取活动及学术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