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被冷落的第一好片,看完暖心整个冬天

 昵称22998329 2018-01-14

每年这个时候,各大电影榜片单又开始扎堆刷屏。


眼看着2017年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还留下了太多好片在2018年未完待续。


在前不久豆瓣公布的「2017年度电影榜单」中,各种排行五花八门,分类形式也越来越细。


而今天香玉要介绍的,正是其中的「2017年度冷门佳片」NO.1



去年最被冷落的佳作——


莫娣

Maudie


去年最「冷门」的佳片,却成了香玉近期看过最「暖心」的电影。


豆瓣评分8.8,好于97%的爱情片。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莫娣(Maud Lewis),加拿大最著名的民间艺术画家之一。



她的画色彩艳丽,大多是户外题材,猫咪、小鸟、鲜花、蓝天……


一切都看起来如此美好。



这里忍不住赞一下韩国的四款海报,融合了莫娣的画作,真是清新又好看



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光看这些明亮而温柔的手绘,一定会以为这是个一辈子都很幸福的女人。


然而,莫娣的前半生却是以不幸开场


因为患有天生性风湿关节炎,莫娣四肢僵硬、行动不便。


一直被家人当残疾人般照顾



她原本家境不错,但父母却早早双亡。


哥哥继承遗产后,转手就将房产变卖,把她丢给了姑妈照顾。


莫娣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是生下来之后却一眼都没有见到。


家人告诉她,那是个畸形儿一出生就死了、埋了


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她才知道,那个孩子长得很健康,并没有死,而是被哥哥卖给了富人家收养


理由是,他们觉得莫娣无法照顾这个孩子。




生活的种种不幸让莫娣难以忍受,她渴望跳出这个牢笼。


偶然的机会下,她听说了鱼贩埃弗里特正在招聘女佣的消息。



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她徒步十多公里就跑去应聘了。


虽然表现出百般嫌弃,但埃弗里特还是留下了莫娣。


那天,他开着自己的破旧小货车,接走了莫娣,两人的生活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女主莫娣的扮演者是神似小雀斑的莎莉·霍金斯



曾凭借《蓝色茉莉》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的提名。


今年的金球奖,她主演的另一部《水形物语》提名了金球奖、美国评论家选择家在内五项最佳女主提名。


都是奥斯卡的风向标。


目测将会是今年奥斯卡影后的有力竞选者



《水形物语》本身就是今年颁奖季大热选片,已经拿下威尼斯金熊奖和金熊奖最佳导演。


而男主埃弗里特,则是人见人爱的伊桑·霍克大叔。



就算满脸胡茬、言行粗鄙,也依然挡不住那眼神里的似水柔情。


这本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我却更愿意把它当成爱情片来珍藏


莫娣和埃弗里特,在清贫的生活中相守相伴了一辈子,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粗糙而柔软的爱情」



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被排挤在社会边缘的「怪胎」。


莫娣天生残疾,走在路上都会被调皮的孩子扔石子,但她温顺而善良,从不对生活有过多的抱怨。


埃弗里特在孤儿院长大,没有文化、脾气暴躁,内心的自卑外化成不可侵犯的自尊心。


莫娣刚来的时候,埃弗里特对她恶语相向,说她连狗都不如。


「在这个家里,首先是我,然后是狗,接着是鸡,最后才是你



一开始确实觉得他很可恶,简直就是直男癌晚期


可是到后面就会明白,其实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得全是反话。


有人出高价想买莫娣一副尚未完成的画,莫娣不同意,急得掉眼泪;



埃弗里特钱都已经收进口袋里了,愣是又甩回去:


我刚才开玩笑的,这幅画,谢绝出售。



莫娣说,我们装个纱窗吧,苍蝇飞来飞去影响我画画了;


埃弗里特白眼都翻上天了,矫情娘们儿,装什么纱窗,浪费钱!



结果口嫌体正,第二天叮叮咚咚就弄好了。



连当莫娣提出要结婚的时候,埃弗里特都是下意识地先回绝。


结婚证不要钱的啊!


但莫娣懂他,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爱,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先拒绝以防止自己受伤。


埃弗里特说,我不喜欢大多数人



莫娣回他,他们也都不喜欢你。


但我喜欢你。



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埃弗里特想说的呢,只是憋在心里罢了。


结婚那天,埃弗里特穿上了自己最帅的西装,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





没有多少亲友,也没有盛大的婚礼,两人就在上帝面前许下了誓言。


那天,埃弗里特满满都是宠妻的眼神


——明天的我还是会说反话。

——我知道。



莫娣和埃弗里特一辈子都过得很清贫


一座16平米的二层小木屋,三扇小窗,一个破床,不通煤电,远离城区。



莫娣受不了这屋子冷冰冰的模样,于是在墙壁、窗户、桌椅上都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她让这里终于有了点家的样子。



因为腿脚不灵便,莫娣一辈子大部分的时间,就窝在这小木屋里不常走动。


但她的画却天马行空,视野宽阔。


莫娣说,因为不方便外出,所以这些画都是她记忆中的样子


那些美好的事物,哪怕只看了一眼,就深深印刻在了她心里面。


她画的就是她眼中的美好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来买莫娣娣画,电视记者来采访她,甚至总统都来预订她的作品


于是,她的哥哥在消失很多年后,也来找她了。


他声称,自己可以给莫娣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帮她管理卖画赚来的钱。


说白了,还是眼红妹妹现在过得比自己好,想分一杯羹。


结果莫娣非常直接地拒绝了:


你只会欠债。

你对钱太痴迷了。



把哥哥怼得说不出话。


现代人习惯于把物质视为婚姻的基础,没钱谈什么恋爱结什么婚?!


爱情成了一种奢侈品。


但莫娣和埃弗里特的故事让香玉重新审视面包与爱情的关系:两者并没有必然关联性。


面包在一段爱情中的价值比重,取决于双方对物质的期待。


而期待这种东西,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莫娣来说,她的前半生已经太过沉重,所以只要能获得一点点爱,就已经心满意足。


因为期待足够低,所以非常容易满足和快乐。


但偏偏埃弗里特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他一边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配不上莫娣,一边又表现得很暴脾气。


有一次吵完架,埃弗里特跑去跟莫娣道歉,说出了心里话:


我只是害怕你离开我。

你完全能找到比我好得多的人。



而温暖如天使的莫娣告诉他:


不,我不能。

你已经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1970年,莫娣因为肺炎去世。


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你爱我。



香玉没有打错,就是「你爱我」。


因为埃弗里特始终没有对她说这句话,但莫娣知道,他在心里已经说了一万遍了。


尽管有史料爆出,影片有美化埃弗里特的倾向,真实的埃弗里特或许更自私、贪婪,甚至长期克扣莫娣的收入。


但至少,在《莫娣》这部电里,香玉看到了一个温暖的爱情故事,足够在这严冬,暖心一整季。


而且还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的冬天。



在这个赢在射精前、被成功学毒鸡汤淹没的时代,几乎每个人从出生就被教育要仰望星空、目标远大。


「功利性」三个字已经侵蚀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爱情都可以明码标价


但莫娣告诉我们,生活的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之后的路怎么走。


她的绘画,她的爱情,她的一生,都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标,却实现得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好。


生活中的我们,更多扮演着的是莫娣哥哥和姑姑的身份,坐在精美的大房子里、热闹的酒吧里,羡慕着16平米小木屋前的莫娣可以生活得那么快乐。



而且至死不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香玉并不反对部分女孩子对物质的追求,各有各的活法。


只是香玉自己认为,生活中的现实主义已经足够多,不妨让爱情更浪漫主义一些。


降低一些期待,少一些功利性。


面包有很多方式可以赚,但爱情却得来不易。


金山银山,填不满同床异梦的空虚;


粗茶淡饭,只要有你与我厮守一生。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开播就飙到9.7,果然能打败他的只有他自己

这么高级的国产节目没人看可惜了

今年这届金球奖,堪称史上最「黑」

豆瓣9.4,拿命换来的国产良心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