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 完整书稿的基本组成
完整书稿的基本组成元素 一部书稿,大致包括:封面、扉页、内容提要、前言(或出版者的话、序言等)、目录、正文、索引、附录、参考文献等。有些书稿,根据情况可以省略其中某些部分,如索引、附录、参考文献等;也可以增加某些部分,比如编例、编写人员名单、后记(或跋)等等。 1. 封面: 封面应列出最后确定的书名,作译者(单位或个人)署名列入封面或扉页,有的只列入扉页而不列入封面。署名者的排列次序都要一一确定,封面必须出现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 2. 扉页: 又叫“内封或书名页",放在封面后面。扉页上的文字与封面所列的内容基本相同,但一般比封面更详尽些。比较简单的图书(或刊物),可以不要扉页。 3.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本书内容特点及适用范围,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有些放在封面的前后勒口上。 4. 版权页(版权记录页或版本说明页):这是每一本图书出版的历史性记录,是书刊杂志里记录著作人跟出版者之间的数据,通常印在扉页背面或正文的最后一页。 版权页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书名 、作者、编著者、译者、改编者、编辑 、排版 、装帧设计 、出版者 、发行者、印刷者 、版次 、国际书号(ISBN) 、“版权所有"字样 。 5. 前言(或序.序言): 说明编写书稿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介绍书稿的中心内容、特点、编写过程(包括编写或着译人简介)、适用范围和其他必要说明的情况。翻译书稿,更着重通过前言(或叫“译者的话")来说明翻译本书的意图并对书稿作简短的评价。 6. 目录: 目录是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读者通过目录,就可以对本书稿的内容梗概和篇章结构有所了解,并可以通过目录所注明的页码迅速查到所需要的部分。目录编列,一定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7. 正文: 正文是书稿的主要组成部分,篇、章、节及节以下的小标题应符合其相应的内容。正文中的层次结构要清楚,体例要清准确。 8. 附录: 附加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图例、表格数据等参考性数据。 9. 参考文献: 在编写书稿过程中,曾取材或参考过的数据,以及供读者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书目。应注明书名、作译者、出版者和出版年月。 10. 索引: 专业学术书籍,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有关内容,最好编制内容索引或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