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发财 | 松赞干布求婚记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8-01-14


松赞干布求婚记


在搞对象这事上,本人最推崇松赞干布。遥想20多年前,我追求同桌被拒后,心灵被同桌打击,身体被同桌的哥哥打击。在那段身心受损不堪回首的灰色岁月里,我信心重建的励志偶像就是“吐蕃小霸王”松赞干布,其名言“不跟我搞对象就揍你全家”令人心潮澎湃,鼓舞又振奋。

 

如我一样,搞对象的小霸王最初是“五讲四美”的,早在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礼貌又恭敬地派遣使者到唐朝求婚,亦如我一样,被李世民断然拒绝了。稍有不同的是,我同桌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而李世民有21个女儿,其中新城、城阳、晋安、遂安、南平等公主各嫁了两次,按现今的行政区划来分配,每省分一个公主也是差不多足够的,但就是不给吐蕃。

 

李世民没说拒绝松赞干布的缘由,大约是松赞干布的名字不够档次,公主应该嫁给王子,干部就不要妄想了。松赞干布于是大怒,放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真的带兵打到了李家门口。只不过这场心绪大快的战事很快就结束了,吐蕃军队中了唐军埋伏,“(牛)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求爱未遂的松赞干布只得偃旗息鼓,黯然收兵,如我一样。

 

松赞干布的过人之处在于其韧性,即便被打得鼻青脸肿还是坚守理想,竟再次求婚,“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令人不解的是,大获全胜的李世民面对这个浑不吝的无理要求,态度突然逆转,竟然答应了。批准和亲的缘由还是没说,大约是结过婚的李世民忽然开悟了,西谚云“婚姻是一场至死的战争”,我国则有成语曰“嫁祸于人”,可见不论中西,男人的婚后生活必是水深火热鸡犬不宁无一例外的,于是李世民欣然应允。不过,他留了一手。

 

和亲工作组的效率很高。贞观十四年(640)冬闰十月丙辰,“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贞观十五年(641)春正月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于吐蕃”,整个过程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在古代,从相亲到结婚的周期很短,但这次皇家嫁女确实有些仓促。之所以如此,大约是因为李世民留下的这一手—文成公主是假货。

 

在唐朝,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帝的姐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皇太子之女叫“郡主”,其余亲王之女叫“县主”。而各种史料提及文成公主时,都把她写作“宗室女”。此类称谓的女子是李家姑娘,但绝对不是公主。而文成公主的身份更是可疑,史书中不但没有交代其父身份,连她自己的名字,汉、藏两方史料都没有记载。倒是电视编剧有趣,可能觉得她对汉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便以“鸿雁传书”的大雁作比拟,给她造了个名字叫“李雪雁”。由这个名字忽然联想到另一名和亲新娘“落雁”王昭君,好在两人走的不是同一条线路,不然空难了。

 

怕“3·15”打假的文成公主于641年3月2日就这样匆匆出嫁了,对于新郎来说,即便迎娶的公主是假的,也无所谓了。松赞干布生于617年,属牛,理论上他应该娶铁扇公主,而不是文成公主。但挨过打的他此时放低条件顾不了太多,只要姑娘姓李,身份是官方认可的公主即可。坐在马车上的文成公主一直喊“嫁、嫁、嫁”,很快到达了吐蕃。

 

松赞干布娶这个妻子并没花什么钱,《旧唐书》说松赞干布“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作为聘礼,对于吐蕃赞普来说,这份彩礼确实寒酸。《旧唐书》中没说文成公主的具体嫁妆,但从《旧唐书》记载的唐德宗时期县主的嫁妆可见一斑:“敕所司大小之物,必周其用。至于栉、纟丽、笄、总,皆经于心,各给钱三百万,使中官主之,以买田业,不得侈用。其衣服之饰,使内司计造,不在此数。”这只是县主级别的嫁妆,和亲公主因自身的政治属性,嫁妆应该更丰厚。

 

西藏方面史料则说“上赐公主嫁奁极丰,不可计量”。据《吐蕃王朝世系明鉴》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唐皇以释迦牟尼佛像、珍宝、金玉文书、经典360卷作为嫁妆,还赠给各种宝器、食物以及卜筮典籍300种,识别善恶之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病医方100种,医疗器具6种,医学论著4种,还赠送了大批绸帛、衣物。文成公主以车载释迦牟尼像,以大队骡马驮运唐皇的上述赠品,还带了大批工匠,携带多种谷物种子、牲畜入吐蕃,因此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很遗憾,这只是传说,《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以及吐蕃早期史料里都没有相关记载。据《旧唐书》记载,到唐高宗即位,吐蕃才向中土“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所以严格来说,上面说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文成公主带去的。

 

“亲,西藏地区不包邮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和亲新娘和文化使者,文成公主入藏确实对当地上层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吐蕃人的生活状态由“寝处污秽,绝不栉沐。接手饮酒,以毡为盘,捻为碗”渐渐转变为“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整体生活质量和品位得到了提高。

 

但与此同时,底层吐蕃人民的生活习俗也被横加干涉。吐蕃紫外线强,出于防晒需要,吐蕃人“以赭涂面”,也就是涂红脸蛋,文成公主恶之,赞普下令禁之。然后,没涂防晒霜的吐蕃人脸都晒破爆皮,疤痕如地图,黑一块紫一块,这是昌都,那是日喀则……

 

恩格斯曾说:“政治婚姻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政治婚姻一般是女性悲剧的开始。文成公主进藏后的传说很多,有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相敬如宾的,有说文成公主饱尝家暴、夫妇二人彼此抵牾的,不好判断。个人认为,这两个人的情感生活是淡漠的,有一事可证:两人婚后九年无子。

 

文成公主作为和亲的“工具”远赴边陲,肩负的是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至于一个女人的喜怒哀乐、苦难牺牲、孤寂忧虑,又有谁顾及些许呢?


END


本文摘自《人五人六》

作者张发财,岳麓书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