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后,长达数年的楚汉相争拉开了序幕。 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打仗这事儿,不是想打就打,首先得师出有名——也就是有个借口,不然就没法服众——这个众,就包括本土的老百姓,毕竟打仗要死人,而且劳民伤财,只要身为老百姓,而且脑子不被驴踢过,基本没有骨子里爱打仗的(当然,嘴炮不算)。 因此,楚汉相争中,汉王刘邦也曾指出过项羽的十条大罪,但其实这十条大罪,不一定都有道理,但是,这不能否认项羽的失策: 1、答应谁入关中谁当关中王,结果,刘邦先入,却被项羽打发到四川。这是第一条罪名。实际上关中富庶重要,从战略考虑来说,确实不能让外人占据,因此这一点,项羽虽然失信,但也是无奈之举,只是项羽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离开关中,自己把战略要地丢掉; 2、巨鹿之战,项羽杀死原来的楚军统帅,自己立为统帅。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当时的局面,如果项羽不这么干,秦军迟早会把反秦联军逐个击破,这个也是无奈之举; 3、奉命救援赵国,结果事后不回去复命,这是藐视义帝。其实这一点是强人所难,毕竟前线打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项羽骨子里自负,而且确实没看得起义帝,这一点,也能引起许多人共鸣; 4、烧秦宫,掘秦始皇陵。这个估计是刘邦造谣,不过,也是有根据,毕竟项羽把咸阳一把火烧了,这是事实,刘邦其实也是根据这个来夸大——尤其是掘秦始皇陵墓这条,最能败坏人的名声——在古代也好,在现代也罢,挖掘人家坟墓,都是缺了大德的行为; 5、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这一点,刘邦比项羽有战略眼光,这点,刘邦指责的没错,好好利用秦王子婴,比杀了他作用要大; 6、杀死秦军投降士兵二十余万。这也是项羽无奈之举,毕竟项羽不善于收拢人心,因此这个指责,项羽确实有错,但无奈; 7、霸占诸侯的好地方,乱分封,导致诸侯内部争斗不断。项羽分配不公,导致诸侯普遍对他不满,刘邦这条指责,说到诸侯心坎里去了; 8、把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建都在彭城。项羽目光短浅,这欺凌“天下共主”,这一点,确实让很多人不接受,说实话,即便义帝落到刘邦手里也没太大活路,但是,除掉义帝,是讲究时机的; 9、杀害义帝。项羽不知道,后世有个叫陈友谅的,也是早早杀了自己名义上的主公徐寿辉,结果导致众叛亲离,而且陈友谅的老对手朱元璋就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杀死韩林儿。因此只能说项羽操之过急; 10、身为臣子自己想当天子,大逆不道。这就是刘邦纯粹为了给项羽添罪名找的罪名,实际上,这些诸侯哪个不想当天子?不过,要怪,只能怪楚霸王没脑子,爱出风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