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侨乡科技报

 雷雨8112 2018-01-14
  泉州人素有“补冬”的习惯,近段时间,气温骤降,也让各种滋补食材在市场上热销起来,特别是以温补著称的羊肉最受消费者热捧,这也让一些用现代技术养羊的养殖户赚了个盆满钵满。

  山羊养殖最怕疫病

  “一养羊,二种姜。”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谚,说的就是养羊业的可观效益。业内人士介绍,一只羊羔如果顺利长到成羊出售,50%的利润没问题。然而,对于不少养殖户来说,“钱”景可不那么乐观。

  养殖户傅登州在安溪县龙美村拥有3000亩荒山,用来养殖山羊。“养羊的成本主要是雇佣放牧工人的工资和食宿费用,场里现有7人,养殖场目前有100多只羊,放牧需要3人。”傅登州说,羊怕狗,雇人放牧主要是因为附近村庄有人养狗,怕羊被吓着走丢。而一些养羊散户主要由老人负责放牧养殖,采用的是闲散劳力,可省去不少人力成本。

  傅登州说,人工成本对于养羊来说并不算什么,养羊业最大的风险是发生疫病。例如某养羊户因其羊圈暴发传染病,200多只羊最后只剩下8只。对此,安溪县农茶局畜牧站站长郑学庆也表示,如果防疫不过关,只要发生一次疫病,养殖户就有可能把几年来赚的钱全部赔上。

  郑学庆说,农村一些养羊散户往往在防疫上重视不够,再加上少更换种羊,近亲繁殖导致羊群病弱严重,秋冬草料补给不足,养殖规模难以扩大,效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此外,传统养羊还受制于生态保护。山羊在啃食过程中,对一些嫩草甚至会连根拔起;羊粪会污染水源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在大规模养殖方面,我县划分禁养区和可养区,严格规定放牧区域,就是考虑到传统养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郑学庆说。

  现代化养羊多利好

  传统养羊模式处处受到约束,而现代化的养羊技术却让不少养殖户受益匪浅。这不,虽已入冬,但日前记者在位于安溪县官桥镇善坛村的洋山坪生态农场看到,这里的牧草长得青翠葱茏,经工人们收割并在碎草机加工后,便成为牛羊越冬的美食。据了解,该农场刚引进100多只黑山羊种羊,恰好赶上享用农场第一茬新鲜牧草。

  “羊是反刍动物,食物只能以草料为主,才能消化。但是秋冬季节野外不少草木枯萎凋败,羊群往往采食不饱,因此,我们自己栽种象草、黑麦草、大麦等,来弥补传统养羊模式的不足。”农场负责人吴淑琴为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养羊经”。

  她说,不仅仅草场里的这些牧草是新种的,目前农场里的羊舍、消毒池等设施也已全部建设完成。其中羊舍按现代化设计,羊粪干湿分离;干羊粪可出售,沼液种植牧草,沼气可供照明、供热。“此外,我们还会配置羊肉、奶制品加工设备,走现代化养羊之路,农场最大规模可容纳上千只山羊。”吴淑琴如是说。

  她还向记者展示羊圈防疫设计:在给羊群喂食草料时,拉下料槽上面的长杆,把正在进食的羊的头部卡住,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疫苗注射,操作起来非常方便。“防疫做好了,疫病就少了。”吴淑琴表示,现代化的养殖有利于把技术、设施、资金、管理等进行优化组合,大大提升了养羊效益。

  “精选种羊,自繁自养,做好防疫、草料补给、种羊定期更换等,以后有条件的话,还可采用人工受精技术,减少种公羊的饲养成本。”吴淑琴表示,一般情况下,引种100只黑山羊,一年可繁育300只羊羔。而传统养羊模式下,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且野外草场有限,规模扩大难;现代化养羊前期投入较大,对饲养技术要求高,但效益较有保障,可促进肉羊业的产业化发展。

  □本报记者 黄毅 通讯员 徐仰望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