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鲁晓夫晚年说了一句颇具喜感的话,背后却充满愤恨和无奈

 夏之民 2018-01-14

众所周知,苏联伟大领袖斯大林病逝后,苏联迎来了历史上第三任、也是第二位富有争议的最高领袖赫鲁晓夫。要知道,二战后的苏联高层厉害角色非常多,且不说那些叱咤世界政坛的政客,堪称传奇的将军们也对苏联的大局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苏联的最高领袖来说,做事不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赫鲁晓夫晚年说了一句颇具喜感的话,背后却充满愤恨和无奈

不过,赫鲁晓夫却是非常的稳。他先是在同政治对手的竞争中胜出,又不断争取军方的支持,就连一向比较独立的克格勃也表示要效忠这位领导人。上任没几年,赫鲁晓夫也实际掌握了苏联高层各部门的实际权力,这也是他可以大胆尝试改革,甚至肆意推翻斯大林而不动摇自己地位的原因。对外,赫鲁晓夫也展现出非常强硬的一面。他借助国家的强势在联合国大会上公然挑衅美国,问“现在谁才是老大”,美国人却不敢应答。由此看来,赫鲁晓夫还是继承了苏联老一辈政治家的政治手段的,基本的政治素养绝对过硬。

然而,正所谓“骄兵必败”,站在人生巅峰的他还是稍稍显露出一丝懈怠,这是这一点破绽,他也失去了自己的权力。原来,当时赫鲁晓夫的好徒弟勃列日涅夫及其同僚对赫鲁晓夫是怕得要死,据说当勃列日涅夫汇报工作时,赫鲁晓夫只要表情稍微有点变化,前者就会吓得连话都不敢说。赫鲁晓夫对此甚是得意,勃及其同僚(后边我们暂且简称“勃派”)则渐渐受不了了。

赫鲁晓夫晚年说了一句颇具喜感的话,背后却充满愤恨和无奈

1964年10月12日,苏联高层召开会议,本来这个会并不是十分关键,大致就是讨论下一个“五年计划”有关农业建设的问题,赫鲁晓夫忙里偷闲并没有参加。他当时在皮及温特(今皮聪大)休假,本来心情挺好,结果假期还没过半就被电话通知去开会,顿时有些不耐烦。不过,国家大面上的事儿赫鲁晓夫也不敢拒绝,便应邀前往与会。然而,等他到达会场时,却遭到了勃派的强烈批判。赫鲁晓夫一头雾水,没有做好准备的他随即被架空,政治生涯基本结束了。

原来,勃派正是抓住这个时机打算搞倒赫鲁晓夫,不过,勃列日涅夫算得上是一个怂货,据说当他打电话通知赫鲁晓夫时还吓得面如死灰,汗流浃背,全身发抖。一开始,顾及赫鲁晓夫的面子,苏联高层许诺给他非常优厚的“退休待遇”,包括每月500卢布的补贴(当时卢布非常值钱,美元与卢布的汇率比为1:0.9),还开出一系列VIP特权。赫鲁晓夫在位时居住的别墅和宅邸都归他终身使用,出门还有专车接送,然而,这些特权还没享用多久就被逐一剥夺了。

赫鲁晓夫晚年说了一句颇具喜感的话,背后却充满愤恨和无奈

这还不算啥,更倒霉的是为了防止这位前任最高领导人乱说,苏联高层把他限制在一座小屋子里,还装满了窃听器。据说,窃听器无所不在,甚至连厕所里都装上了。此时败露后赫鲁晓夫怒不可遏,大骂勃派“把人民的钱花在偷听放屁上”。这句话如今看来充满喜感,然而当时的他也是无奈啊!

赫鲁晓夫每天的行程都被严格控制,想要出门玩一趟,要提前几天报告行程,还不一定被批准;有人想来探访,也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审查。有一次,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就像访问一下这位苏联前任领导人,人都到赫鲁晓夫住处不远了,却被当局告知“赫鲁晓夫突然离开莫斯科”。

赫鲁晓夫晚年说了一句颇具喜感的话,背后却充满愤恨和无奈

就这样,直到赫鲁晓夫进入晚年,精神劲一天不如一天,苏联当局才渐渐放松规定,批准他出门参加一些活动,甚至请了几位歌星到他家去当面演唱给他观看。1971年9月11日上午10点,赫鲁晓夫病逝。据说连最后的告别仪式都被严格控制,仅有他的家人和个别几个外人获准瞻仰一眼其遗体。一代苏联最高领导人,就以这种方式从历史舞台上离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