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供应链创新发展与案例研究白皮书》案例分享之七:东方嘉盛

 fgh315 2018-01-14

  案例企业简介

  

  深圳市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注册资金人民币1亿,公司总资产人民币75亿。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商之一。公司设立深圳、上海双总部,在香港和内陆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和分总司。目前,东方嘉盛在深圳、上海、北京、重庆和香港设立了运营中心,形成了覆盖华南、华东、华北、华中的保税、非保税物流网络体系。并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建立了配送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方嘉盛已逐步形成了“四流合一”的立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持续的创新,传统的采购、进出口代理和报关、仓储、配送、分销等模块的多样化组合,形成进出口贸易、物流供应链金融三大平台,七大供应链服务模式。

 

  东方嘉盛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蜕变,从初期的贸易和传统物流的单一模式;到传统物流组合的部分供应链中期模式;到四流合一的立体化的综合供应链模式;到线上、线下的供应链互联网平台模式。公司将以产业供应链系统优化为目标,搭建优质公共服务平台,配套物联网的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

  

  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四流合一的立体化的综合供应链模式

  

  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颠覆了传统的物流模式,不在是进出口、报关、仓库和运输的简单组合,通过结合非物流领域的资金流、信息流,电商领域的商流,从而集成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四流合一”的立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东方嘉盛依托此四大要素,提炼业务精髓,根据公司行业目标总结了七大业务模式,IT类供应链服务模式,医疗设备类供应链服务模式,快消品类供应链服务模式,食品类、酒类供应链服务模式,汽配供应链服务模式,跨境电商类供应链服务模式,互联网物流模式,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多年和500强跨国公司合作,东方嘉盛深知系统平台对信息流管理的重要性。东方嘉盛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坚持“通用软件外购,关键程序自行开发”的原则,以业务需求为中心对外购软件进行流程再造,在信息系统中嵌入了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公司整合了外购的Oracle-ERP、Manhattan-TPM等管理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并独立开发了协同管理模块,优化了操作界面,使其具有智能分析(BusinessIntelligence)功能,能满足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数据挖掘和分析、业绩考核需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效支撑了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的运行。

  

  随着电商模式的喷井态势,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单一线下运作物流模式已经遭遇瓶颈,东方嘉盛在转型过程中,将互联网平台列为了重中之重。2013年,东方嘉盛先后取得融资租赁及小额贷的牌照。建立了兼具B2B,B2C功能的运输宝线上物流平台;三大平台的完善(即进出口贸易平台、物流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凭借线上、线下模式的融合,贯穿客户包含研发、计划、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在内的整个运作管理系统中;针对终端客户,配套货物跟踪、管控、保险、线上支付等功能,平台的大数据,为客户及时提供分析的依据。

 

  客户服务成功案例

  

  东方嘉盛集团一直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认同并看好电子商务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特点,结合集团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军电子商务服务领域,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金融服务为手段,建立功能全面、高度集成、协同有效的信息系统,深度切入跨境电商整体供应链,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资金融通、采购执行、物流、仓储、报关、税款、应收款优化等全面增殖服务,降低供应链成本,引导跨境电商向正规化、规模化、阳光化转型,扶持中国商品以自有品牌向全球消费者直接销售,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E客户是美国知名的奶粉品牌,是深受国内妈妈喜欢的一款奶粉,销量客观。原先,是通过经销商贸易,进口到国内做分销,市场定价较高。自贸区跨境电商政策的出台,跨境电商模式的开创,减少了经销商中间环节,见面了进口增值税,降低了进口关税,给品牌商带来了商机。东方嘉盛为品牌商,个性化定制了跨境电商的直邮模式和保税模式。分别为客户在宁波和香港设立存货仓库,根据线上订单进行分拨。系统方面,借助东方平台平台,实现用户、海关、商检、客户的联通,配套支付平台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四流合一”。

  

  专家点评段伟常,博士/博士后,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东方嘉盛的发展历史及其高成长性,可以看出,该企业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模式及如何把机遇商业化,把握得十分到位、发展模式比较创新。供应链作为服务外包,具有低利润的普遍特性,要想进入这一领域并且获得快速成长,必须具有方案的专业设计能力、超强的执行力和成本控制力,以及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特点的能力。

  

  东方嘉盛较好地处理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在专业化与成本控制上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挖掘出正确方法。从公司的IT平台建设、提炼出三大供应链平台模式、七大供应链服务模式等成果,可看出公司的核心能力建构方法。公司在现在规模的基础,下一步应紧跟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将成本控制与创新、扩充自身实力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2015深圳供应链创新发展与案例研究白皮书》

  

  《2015深圳供应链创新发展与案例研究白皮书》由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负责编撰,白皮书内容覆盖深圳供应链发展现状及最新趋势,并收录了怡亚通、一达通、创捷、腾邦、朗华、年富、东方嘉盛七家企业案例。

本文为万联网(www.)原创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