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从喊破嗓子、甩开膀子、找对路子、做出样子、开动脑子、迈开步子、耐住性子这八个方面对实干精神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既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光芒,又有世界顶级成功学家的智慧结晶,更有全球著名励志专家的思想精华,还有诸多学者、网友思维风暴的"实兵演习",以及作者从军二十余年的生活所感、人生之悟、工作所思、处世经验。 作者简介王晓,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官,终身慈善志愿者。崇尚实干、真干、用心干,踏实、扎实、务求实,先后十余次受嘉奖,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三等功,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服役银质纪念章。[1] 目录第一章 喊破嗓子: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说一千次不如去干一次 空谈的结果是误人害己 逃避问题就是逃避机遇 敷衍工作只会失去价值 成功属于前瞻务实的人 流汗流泪才会永不流血 梦想最怕的就是等待和拖延 行动,让想法更有价值 第二章 放下架子:在工作中打造自己的威望和专长 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团队行不行,就看前两名 靠实干当好精神领路人 靠律己营造制度管人的氛围 官腔、官样、官气,一个都不要 有为才有位,成绩就是说服力 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他人 第三章 甩开膀子:少琢磨人,多琢磨事 少说话多做事,越努力越有运气 少做表面文章,多下时间练内功 要干成事必须干实事 有真本事就不会有不公平 哪里都需要实干型人才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检讨自己 干一件工作,出一个精品 越想放弃时越是要坚持到底 十年可以打造一个行业专家 第四章 找对路子: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做什么比你是什么更重要 力戒浮躁,千万不能迷失方向 什么都想干,结果什么都干不成 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 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 不断提高你的抗干扰能力 在行动中成熟计划 第五章 做出样子:没有结果,就是无效执行 晚一秒钟完成,就是执行不力 坚决不当"穷忙"族 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 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完成 实干家都是"手快"的人 要结果更要速度 第六章 开动脑子:实干苦干更要巧干 身未动脑先行 思想的高度决定能力的大小 用巧劲而不是蛮劲 创新,每天都换一个大脑 积极思考,告别平庸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第七章 迈开步子:身后有狼,跑起来才能生存 多做一点不吃亏 卓越来自多做的那一点 把过去的成绩变成今天的起点 机会是抢来的,不是等来的 每一次任务都是机遇 有多少付出才能有多少回报 第八章 耐住性子:成功是熬出来的,伟大是折磨出来的 先做好本职工作 甘于做平凡小事 要志气不要怨气 将军大都来源于士兵 不急功近利,每一步都踏实 成功是干出来的更是熬出来的 后记:干,才是人生 序言时光如河,岁月如歌,转眼间从军已经二十余年。 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从一个农村有志青年成长为了一个中校军官;从一个行动拖沓懒散的普通人成长为了一个高效能人士:从一个桀骜不驯、自我意识强烈的年轻人成长为了一个具备高度团队意识的优秀军人;从一个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短视者成长为了一个崇尚实干,能甩开膀子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军队教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让我明白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这么多年来,不断地有新的战友走进军营,也不断地有战友离开军营走入社会,更不断地有战友成为典型的军人企业家。同样的军营给了我们同样的军魂,当这种军魂进入企业时,更多的碰撞产生了,更多的故事发生了。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费尽千辛万苦考上了军校没过几年就选择了转业,为什么有的人军装一穿就是一辈子? 为什么有的人离开部队后不久就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工作单位,为什么有的人退伍一年了仍然赋闲在家? 为什么有的人转业后到了事业单位甚至国家直属机关,有的人却选择了自主创业或下海经商? 为什么有的人退伍后成为了百万富翁,有的人却只能成为百万富翁所开公司的一名小小保安? 为什么有的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能崭露头角平步青云,有的人却十几年如一日只能扮演一个小角色?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学历很高却毕业就面临失业,为什么有的年轻人没上过大学却在企业中干得风生水起? 为什么有的人满腹学识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却久久不能成功,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木讷呆板却在无声中取胜? 人与人之间本质上的区别并不大,但为什么同样的道路,有人信马由缰春风得意,有人却疲惫不堪失魂落魄?有人说成功靠社会背景,有人说成功靠人际关系,有人说成功靠机遇,有人说成功靠性格,还有人说成功靠的是个人的行为习惯,答案不一而足,真可谓是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决定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因素,一个人能否脚踏实地、躬身实干,用心去干、巧妙地干,这才是能否折得成功桂冠的关键。 空谈误己误国,实干兴业兴邦。没有社会背景可以去修饰,没有人际关系可以去维持,没有干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我从喊破嗓子、放下架子、甩开膀子、找对路子、做出样子、开动脑子、迈开步子、耐住性子这八个方面对实干精神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观点、有故事,有思考、有总结,更有我从军二十余年的生活所感、人生之悟、工作所思和处世之道。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我希望看到本书的你不仅仅是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更重要的是精心实践、长期坚持!躬身实干,你终会有所成! 后记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更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甚至连自己是谁、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了…… 孩子从一出生便被所谓的"爱"层层包围,有父母的宠爱、有爷爷奶奶的娇爱和姥姥姥爷的惯爱。于是孩子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大人则成了围着孩子转的"仆人"。 学生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给予的,而得不到的一切都是父母欠自己的,一旦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把所有的伤和痛归结于父母,甚至动不动就威胁父母、伤害父母,这样的"新闻"时常充斥我们的视野、刺激我们的耳朵,更刺伤着我们的心。 找不到工作,却怪自己的爸爸不是"李刚",不是努力去找工作,而是在抱怨和埋怨中混日子,更有甚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起了"潇洒"的啃老一族。 找到工作了,不是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而是偷懒耍滑、得过且过、牢骚满腹,只求过得去、不求干得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想占便宜不想去吃亏,把吃亏是福的古训忘记得一干二净。到头未搞得是身心疲惫、精神恍惚,收入上不去、抱怨停不了,个人不快乐、家庭不幸福。 下岗了,埋怨政府不作为、自己没背景、出身太低贱、朋友不帮忙、领导不关心、社会不容纳,致使自己整天怨天尤人、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恰似木头一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这个世界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现在的人怎么了? 病了。得的是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病,是不想奋斗只讲享受的病,是不想拼搏只想成功的病,是不想吃苦只想享福的病,是不冷静思考却牢骚满腹的病,是不检查自己却到处责怪别人的病,更是一种没有中国梦、没有家庭梦、没有个人梦的病,或者说是有梦但却整天做"白日梦"的病。 病了,就要看病,老话说求医不如求己,重要的是先自己好好看一下自己,检查一下自己,重要的是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干,干而后能得。命由心生我作,运靠己求我改。一个人的命运是苦是乐、是富是贵,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爹靠娘不是好汉。 干,才是人生。[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