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松顷 人往往在中年之后,家庭和事业会趋于定型,生活就过得平淡无奇,乃至熟悉无比,跟喝一杯水的过程差不多。 每天所能做的,不过是默默的经历身边的一件件小事。闭上眼就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或者是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仿佛每个人都有了未卜先知的本领。 真正能够做到不断折腾并改变现状的人,并不多。 和老王在路上走的时候,遇见半截翻出地面的地砖,正在人行道中间。 我下意识地停下来,想用脚把地砖再踢回到原处。可不规则的半截砖并不好对付,就弯下腰用手把砖放回了空缺里。 老王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这是强迫症又犯了,这么多人从这走,还就是你的品德高尚? 我不是高尚,只是想让无精打采的生活,凭空多一份收获。但又跟老王说不清楚,就只能告诉他下不为例。 生活与走路一样。 遇见的不平,只要努力,也可以变成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安慰。 早上送读小学的女儿上学,出门时月亮还如圆盘般挂在西边的天空。女儿指着说:爸爸,看天上的月亮。我在第一天并没有意识到什么。 第二天早上,当女儿又这样告诉我的时候,我才明白,她已经把这样的景色,看成了生活的享受。 我在心里想,这个孩子长大后,应该是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吧。 在不经意间,孩子展现了强大的自我精神追求。 有一次开车遇见红灯,恰好是等灯的第一辆车。 我坐在车里,看着车前斑马线上的行人匆忙来往,突然就觉得,每个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虽然在路上的目标不一样,大家最终还是都奔着个体的幸福和快乐而去。 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的你不懂,你的他不懂,很少有真正懂的。 有人说,真正的生活应该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别处时,生活是诗,是歌,是艺术。而当别处变为此处,具体到每个人自己,生活就是枯燥平庸的。 人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繁杂无章的序列里,想把生活全部弄懂弄清楚,需要大之又大的逻辑。 在一恒河沙的世界之间,此处与彼处、无限与刹那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 少一些势利心,少一些无力感,生活自然就会回馈温暖如春。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还是在智慧与人格、视野与情怀这些上面。 其实,真正的生活,应该是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对精神高贵和生命高贵的追求与向往上。 |
|
来自: 轻风的起点 > 《生活的意义: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