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苹果生产成本收益现状与趋势

 wupin 2018-01-14
产生日期:2013-03-14   来源:《农业展望》2012年第12期 杨易 陈瑞剑

  摘要:苹果是中国第一大水果,不仅在生产规模方面遥遥领先,而且在生产收益方面优势也非常明显。运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近年来中国苹果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苹果生产收益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具有明显优势;对主产省农民增收及苹果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在实现良好生产效益的同时,苹果生产成本也在快速攀升,特别是人工费用上涨和雇工难问题逐渐凸显。此外,研究还表明,苹果生产效益的提高需要靠大规模投入推动,同时大规模投入的回报也是可观的。

  关键词:苹果生产,成本收益,现状与趋势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总产量一直处于所有水果之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消费量(包括鲜果消费和加工消费)均占世界总量的40%左右,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苹果生产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对果区经济发展、果农增收和出口创汇影响巨大。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苹果成本也在快速上升。深入研究苹果生产的成本收益,对于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布局和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参考价值。

  1 苹果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生产收益比较及收益变趋势

  我国苹果生产收益显著。2010年苹果平均产值达133 215元/hm2,净利润75 480元/hm2,较其他大宗农产品具有显著优势。苹果生产利润是稻谷的16倍、小麦的38倍及玉米的21倍;是大豆的32倍;是棉花的5倍;是柑类水果的3.2倍、橘类水果的2.4倍及蔬菜的1.8倍。从成本利润率看,苹果是投入效益最高的农作物。2010年苹果平均成本利润率为130.7%,是粮豆作物的3倍以上,明显高于棉花、柑、橘和蔬菜等其他劳动密集型农作物(表1)。


  近年来,除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我国苹果生产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苹果产值不到45 000元/hm2,2010年约达135 000元/hm2。2005年苹果净利润为23 010元/hm2,2010年已超过了75 000元/hm2(图1)。


  2 苹果主产省生产收益情况

  2.1 我国苹果主产省生产收益情况比较

  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和甘肃是我国苹果主产省份,其苹果产量近10年一直占全国90%左右。我国主产区苹果生产收益普遍较高,其中5个省苹果产值高于90 000元/hm2,净利润高于60 000元/hm2。山东省苹果产值达195 000元/hm2,净利润约135 000元/hm2,列全国第1位。即使产值和利润最低的河北和山西省,产值也都超过60 000元/hm2,净利润超过30 000元/hm2(图2)。生产效益较其他绝大部分农作物具有明显优势。


  从利润率看,7个主产省苹果生产效益可观,生产利润率都在50%以上,其中山东、陕西和甘肃的利润率超过60%(图3)。也就是说,苹果销售额中一半以上都是纯利润,苹果生产非常有利可图。虽然各省苹果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值和净利润差别较大,但是与生产投入相比,各省都实现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2.2 苹果生产兴当地农业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苹果产业课题组对部分主产省苹果产业调查发现,苹果比较效益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非常显著。陕西苹果基地县农户年人均纯收入3 000元左右。洛川、旬邑、印台、宝塔和宜川等基地县把果业建设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果业第一产业发展带动了果区包装、贮藏、运输、餐饮、信息及中介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果区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推进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了社会发展水平。陕西果业已发展成为覆盖1 000万从业者的大产业,基本形成了生产者、加工储藏企业和营销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果业效益和果农收益持续稳定增长。据2011年调查,延安市年人均果业收入过万元的村389个,涉及果农17万人。年人均万元户达52 047户,占全市农户数的23%。宝塔区年人均果业收入过万元的村35个,户均年收入5万-10万元的1 735户。周至县果农年人均收入达8 600元。效益驱动使果农和涉果企业从事果业的积极性高涨,果业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的大产业。

  甘肃省是全国苹果产地收购价格最高的省份,且销售顺畅,苹果采收前基本上就被客商提前订购。如静宁、庄浪、秦安和庆城等地的一级红富士苹果,产地收购价历年均稳定在4.50元/kg以上,2011年更是高达8-9元/kg,国内领先。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果农增收的作用十分突出。2011年天水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超过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左右。2011年该省苹果第一大县静宁县苹果面积近4.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1%,产量达40万t,产值超过16亿元,果品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8%,该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2 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90%。2011年天水“花牛”苹果、平凉和庆阳的红富士苹果地头收购价8元/kg,最高突破10元/kg,创下了一批每公顷收入45万元以上甚至60万元的高效果园典型。

  山东省苹果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地位突出。主要产区烟台市,苹果收入占全市农民总收入的24%;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县栖霞,苹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0%以上;全国苹果第一镇牟平观水,苹果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80%。

  3 苹果成本的上升趋势与特点

  调研发现,虽然目前苹果在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和良好的价格行情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势头也不容忽视,农药、化肥等农资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迅速(图4)。2010年,苹果成本达57 750元/hm2,是2005年的3倍。驱动总成本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生产成本(总成本=生产成本+土地成本)。生产成本与总成本非常接近,并呈现出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土地成本近年来增长比较温和,占总成本比例不大(图4)。


  组成生产成本的两个部分,即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受农资价格上浮影响,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而人工成本上升势头则更加明确,近乎直线上升。数据表明,2010年苹果人工成本已超过25 500元/hm2,是2005年的2.8倍。其中,雇工费用上涨成为人工费用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且上涨势头要快于家庭用工。2005年,苹果人工投入仍以家庭用工为主,家庭用工折价是雇工费用的近5倍。近几年,两种人工投入的成本逐渐接近。2010年,雇工费用与家庭用工折价几乎相当,甚至2009年还远超过家庭用工。表明苹果生产已经越来越依靠雇佣工人。调研发现,目前在套袋和摘果期,每日雇工费用约100元。并且雇佣工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人工荒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未来谁来种苹果的问题值得重视。

  4 成本收益的综合分析

  以上从苹果生产收益和成本构成的角度分析了苹果生产的特点和趋势,把成本和效益一起分析,能更清楚地了解成本上升的含义。2005-2010年,除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其余年份苹果生产利润都超过了总成本。除此之外,当前苹果生产效益的实现还需依靠更多的投入推动。从利润率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苹果总成本迅速增加,但利润率一直较稳定地维持在高位,这表明净利润和总成本保持同步增长,或者说大规模的投入将继续推动苹果效益增长。2010年山东省苹果生产成本为64 950元/hm2,其他6个主产省生产成本要低得多,河北为35 010元/hm2,山西为29 190元/hm2,辽宁为52 170元/hm2,河南为42 945元/hm2,陕西为34 200元/hm2,甘肃为49 980元/hm2。但是,山东省的高投入不仅使其净利润远高于其他省份,同时利润率也更高,2010年山东省苹果生产利润率高达67.3%(图5)。这表明,更高的投入不仅使苹果净利润提升,同时使增加的投入更划算。


  事实上,世界上最著名苹果产区的高效益,一方面靠现代化技术,同时也需要靠大规模投入来实现。比如,意大利阿尔卑斯山附近的峡谷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产区,但平均每3年有1年的花期温度在零下3-5℃,稳定的效益必须依靠高成本的设施来保障。美国著名的蛇果产区,5-10月基本没有降水,全靠设施灌溉。在我国苹果主产省,特别是西部黄土高原地区,持久干旱和冰雹等灾害天气是苹果生产的重大威胁。保持较好的肥水条件和避免灾害天气侵袭也需要依靠大规模投入。总体来讲,苹果生产需要大规模投入,大规模投入的回报也是可观的。

  5 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和对我国苹果主产区的调研,本文认为,今后我国苹果生产效益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生产技术进步将是推动苹果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量。目前全国苹果单产水平约15t/hm2,仅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巴西、智利和美国等苹果生产大国的一半左右。在国内,山东省的苹果平均单产已经达到30t/hm2。因此,我国苹果单产提升还存在较大潜力。随着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国内的技术创新,苹果单产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并成为苹果生产效益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二是苹果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并成为影响苹果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市场化肥价格、土地流转承包费用及农业生产雇工价格都在逐年提高,这些趋势在今后一个时期很可能都将继续,因此苹果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的趋势也将难以扭转。三是苹果销售价格稳定性将成为影响苹果生产效益的最关键因素。《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预计2015年苹果总产量将达到3 430万t,按当时预测可基本供需平衡。事实上,2011年我国苹果总产已经达到3 598万t,远远超过规划预期。2012年的苹果产量将可能比2011年继续增产8%左右而达到将近3 900万t的水平。由此有理由担心,我国苹果产业未来几年将可能受到果贱伤农的威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