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载沣病逝前心中放不下一事,强打精神说出来,子女们差点儿落泪

 昵称191190 2018-01-14

1909年正月,宣统帝溥仪登基时,年仅三岁,因此,帝国的大权都掌握在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手中,换言之,载沣才是大清最后三年的真正统治者。

载沣病逝前心中放不下一事,强打精神说出来,子女们差点儿落泪

晚清摄政王载沣

1912年,大清灭亡后,许多皇亲贵胄都失去了生活来源,载沣也在其列,一时间,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了段苦日子。到了解放后,偌大的醇亲王府被他卖给了国家,当时,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载沣还认购了不少可以中奖的公债,他虽然没什么经济头脑吧,但也希望这东西将来中奖了,升值了,可以给家人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其实,建国初期的经济大环境普遍不好,很多物资都是限量供应的,所以,过去生活很讲究的满清贵族们也过得非常拮据,好比载沣家,原来府里的老厨子去世后,就让他儿子接了班,可那会儿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食材,并且那小子根本不会做菜,水平连他老爹的一成功力都没有,久而久之,醇亲王府的菜难吃,就是京城出了名的。

载沣病逝前心中放不下一事,强打精神说出来,子女们差点儿落泪

1929年天津静园合影(左起:润麒、溥仪、载沣、荣源、溥杰)

载沣一向口味不刁,也不会挑人家的毛病,因此厨子做什么,家里就吃什么。可到了晚年,患上了糖尿病,身体不行了,到了后来更发展到两腿发软,想要出趟门,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出去的地步。与此同时,家里的菜品质量却一直没能提高,营养跟不上,这时候再要说不想吃点儿好的,那恐怕自己都不信。

和载沣截然相反的是载涛,载涛素来讲究生活品质,烧得一手好菜,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载涛得知五哥家的境况,心里十分关心,所以某年冬天,就特意给载沣打了个电话,请他过府来吃“菊花火锅”。

载沣正盼着改善生活,冷不丁接到这么一通暖心的电话,当即乐呵呵地让家人雇了一辆三轮车,送他前往载涛家赴宴。

载沣病逝前心中放不下一事,强打精神说出来,子女们差点儿落泪

载涛晚年与溥仪及众亲友聚餐

这“菊花火锅”是载涛自创的佳肴,只见一口紫铜火锅里鸡汤已烧滚,上面撒了菊花瓣,周围还摆了一桌子的配菜,包括:鱼片、鸡片、鹿肉、海参、鲍鱼和粉丝等等,看了就叫人馋涎欲滴。要知道,那年头,这么丰富的食材,可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的。

当晚,在七弟家,载沣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浓浓的亲情加上味蕾的诱惑,使得载沣一顿饭吃完,早已出了一身的热汗。

饭后,兄弟俩又说了一会儿体己话,眼看着天色不早,载涛就给五哥叫了一辆三轮,亲自护送他回家。

可谁也没想到,载沣本来就身体孱弱,出了门让冷风一吹,回到家就感冒了。感冒原本不是什么大病,可要命的是,感冒发生在一个重度糖尿病人身上,顿时引发了足以夺命的大病——尿毒症!

载沣病逝前心中放不下一事,强打精神说出来,子女们差点儿落泪

溥仪在抚顺

这时候载沣还很固执,认为生死有命,不肯看病打针。几个女儿哭哭啼啼跪了一地,不住央求,他才勉强同意看大夫。结果一针下去,载沣好了一阵儿,可不久就陷入了昏迷。

载沣昏迷期间,几个孩子轮流看护,都希望他早点好起来。三天后,或许是回光返照,载沣忽然睁开眼睛,说了一句令人惊讶的话:“快告诉我,谁中了?咱家买的公债有没有中奖啊!”可叹,这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父亲,依然惦记着子女的生活有没有着落。

当家人们告诉他没人中奖时,载沣头一歪,又沉沉睡去,这一次,他再也没能醒来。

1951年2月3日,曾经的大清摄政王载沣在昏迷中安详离世,家人们将他安葬在北京西北郊的福田公墓。七八年后,人在抚顺的溥仪得知父亲已不在人世,不由得潸然泪下,他跪在地上,冲着北京的方向默默磕了个头,送别了自己的老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