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柑橘市场行情较好,果农热情高,扩种也十分迅速。产量剧增、上市期过于集中带来的是果品竞争力不足与种植效益下滑。为此,不少柑橘产区,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开始大力发展晚熟柑橘。 这一发展可不得了,疯狂的人们已全然不顾柑橘对温度的基本要求了,越种越北,一路向北,甚至都有人在河南种沃柑了。真不知是全球气温变暖给他的自信,还是一个个造富神话给他的勇气。 我们都知道,晚熟柑橘是要留树过冬的,最怕的就是冬季低温。若非有冬季基本无冻害的先天优势,强行发展晚熟柑橘,势必要采取各种防寒措施,效果还不一定好,即便是勉强保住了果,这防寒的成本估计也不小。所以,切莫强行追求品种,否则造富不成,反而造负。 这里再次说明一下晚熟柑橘的种植条件:要求年平均温度17℃以上(最好为17.5℃以上), 极端低温-3℃以上。 除去种植条件,晚熟柑橘较正常柑橘来说,需要挂树的时间较长,因此需要配置更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其优质高产。下面分享一篇重庆市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卞军老师的关于晚熟柑橘优质管理的文章,各方面介绍的都比较详细,值得一看。 土壤管理 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深翻扩穴方式有壕沟式、环沟式和井式等。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处进行,深度以2~6cm ,宽度43cm为宜。剪平沟穴内的根系,分层回填压埋绿肥、饼肥、堆肥等,每米壕沟压埋50~100kg回填时表土放中层。深翻压绿部位逐年向外扩展。如土壤干燥,需及时灌透水。 中耕除草 一般只提倡有限中耕,每年1~2次。在果实成熟前中耕可改善品质,早春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深度以10~15cm为宜,大雨前严禁中耕松土,以免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施肥 施肥方法 包括土壤和叶面施肥两种,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施为辅。 土壤施肥:外围滴水线处挖环状沟、放射状沟、条状沟或穴,深度20~40cm ,将肥料施入沟(穴)中后回填土壤,或者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回填入沟(穴),灌足水分。注意东西、南北方向对称轮换施肥位置。 为了减少施肥用工成本,也可以进行土面撒施。撒施一般在小雨或灌溉前进行。土壤撒施以尿素、复合化肥等速效或缓释肥料为主,肥料应均匀撒在树冠下和外围滴水线附近的土壤表面。大雨前不宜撒施速效肥料。 叶面施肥:也叫根外追肥,一般在柑橘保花保果、促梢枝老熟、根系生长不良、结果太多导致暂时脱肥、树势弱等情况下使用。 幼树施肥 第一年:勤施薄施,少量多餐。在生长季节,每个月施1次追肥,每株每次施100克尿素或50克尿素+50克硫酸钾、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15斤。 第二年:施肥量适度增大,并减少施肥次数,增加磷、钾肥用量。抽梢前半月左右施攻梢肥,每株每次施尿素200克+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20斤,后追施一次壮梢肥,每株施尿素100克+磷钾源库100克。 第三年:根据树体的具体情况调整施肥,树势弱的继续以氮肥为主,树势强的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施肥的次数接近成年树,施肥量比成年树稍少一些。 成年树施肥 施肥量:一般以产果100kg施纯氮0.7~1.0kg,氮∶磷∶钾=1∶0.5~0.8∶0.8~1.0。 萌芽肥与花前肥:在春梢萌动前10~15天施下,以速效氮磷肥为主,对上年结果少的,树势强旺的树,可以减少施用量,以防春梢猛长,生长过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去平衡。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高氮或平衡型复合肥。 稳/壮果肥:谢花前后施稳果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有机肥;秋梢抽发前15天施促梢壮果肥,可开沟下有机肥+平衡型或高钾型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挂果多的弱树可配合淋施一次海精灵帮助恢复树势,树势较好的可10天后再淋。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化肥、菌肥等一起施用。通常采用条状沟施,对于难以开沟施肥的大龄果园,可采用地钻法。在下肥时注意顺序,应先下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再下化肥,避免与根群直接接触。 修剪 柑橘幼树整形 柑橘幼树整形不当将影响柑橘生长,往往推迟1~2年进入盛产期,而且幼树整形还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也比较费时费力。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柑橘栽植后前2年一般都不专门整形,而是放任生长,待树冠长到1m大小时,对严重影响树形的大枝进行拉枝或撑枝,使大枝的空间分布基本合理就行了。但幼树阶段要进行以下有关树形的培护工作: 树干扶直:有些柑橘苗栽植后因树干比较高,或栽的地方风比较大等原因,树干会倾斜,要在倾斜的树干旁边立一支柱(如木条等),用绳子把树干固定在支柱上,绑直立。 抹除砧木的萌芽:柑橘幼树阶段,有时砧木上会萌芽,长出砧木的枝叶来,一旦发现要及时抹除。 及时抹除主干上多余的萌芽:如果柑橘主干上的大分枝已经有3~5个,可培养成主枝,对主干上又萌发了生长很强壮的新芽,要尽早把这种多余的新芽抹掉。 盛果期修剪 疏除郁蔽大枝:丰产后,树冠外围大枝较密,可适当疏剪部分2~3年生大枝,以改善内膛光照。树冠内部和下部的纤弱枝,应疏去部分弱枝,短截部分壮枝。 枝组轮换压缩修剪:全树每年选择1/3左右的结果枝组轮流回缩促抽一批新枝组,即可使树冠紧凑持续丰产。 培养结果母枝:春夏梢抽生较长的,留8~10叶尽早摘心,抽出健壮秋梢母枝。 结果枝组的修剪:采果后,根据枝组强弱进行修剪。枝组弱,缩剪至有健壮分枝处;枝组强,只缩剪先端和下垂衰弱分枝。 辅养枝和下垂枝的修剪:树冠内部和下部的辅养枝光照不足,结果后枝条衰退,可逐步剪除或更新。下垂枝结果后,剪去下垂部分。 大年树和小年树的修剪 大年树的修剪:冬季修剪加大修剪量,采用疏、短、缩的修前方法对树冠进行调整。疏剪树冠上部和中部郁闭大枝和密弱枝、交叉枝、病虫枝;短截部分结果枝组;在树冠2/3处,回缩部分多年生枝。使树冠通风透光,达到立体结果的目的。 小年树的修剪:采果后,除剪除病虫枝和干枯枝外,其他枝叶要尽量保留。 衰老树的修剪 树体开始衰老:树体每年回缩1/3侧枝和小侧枝,3年完成树冠的更新。 树体较衰弱:树体在5~6级分枝上回缩修剪,仅保留主侧枝,两年可恢复生产。 树体严重衰弱:应淘汰重新定植。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炭疽病:管理粗放果园在高温多雨季发病重,叶、花、果、梢均可被害。嫩梢期、幼果期为防治关键期。有效药剂:苯醚甲环唑、咪鲜胺、腈菌唑、溴菌腈等。 流胶病:吉丁虫、天牛等造成伤口后的柑橘以及密植果园感病重,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应采取降低果园湿度和防治吉丁虫、天牛的措施为主,辅助以药剂防治。有效药剂:乙磷铝、甲基托布津等。 脚腐病:为土传病害,主要为害主干根颈部。高温多雨、土壤粘重,果园郁闭重发,特别是老果园比较多发。有效药剂: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唑醚·代森联、春雷霉素等。 疮痂病:梅雨期发病重,主要为害嫩叶、新梢、花瓣和幼果。防治关键期在春芽萌发时以及谢花2/3时。有效药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锰锌、噻菌铜等。 溃疡病:幼树、幼龄树更易感病,高温多雨,潜叶蛾等虫害大量发生时,溃疡病严重。有效药剂:铜制剂类、叶枯唑、噻唑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注意轮换、复配使用。但要避免铜制剂+铜制剂,以免叠加药害的发生。 常见虫害 螨类:12~20代/年,柑橘红蜘蛛和黄蜘蛛有2次高峰期,第1次在4~5月为害春梢,第2次在9~10月为害秋梢。锈壁虱以6~9月危害最重。有效药剂:联苯肼酯、丁氟螨酯、乙螨唑、乙唑螨腈、噻螨酮、螺螨酯等。 介壳虫:为害枝、叶、果,造成落叶落果。发生规律:红蜡蚧1 代/5~7月,矢尖介2~3 代/5~9 月,吹绵蚧2~4 代 /4~10月。有效药剂: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噻虫嗪、氟啶虫胺腈、苦参碱等。 蚜虫:10~20余代/年,以春梢和花蕾受害最重,秋梢次之。有效药剂:阿维菌素、啶虫脒、功夫等。 蛾蝶类:主要为害夏、秋梢,幼虫取食嫩叶和嫩梢,吃成缺刻甚至吃光。有效药剂:辛硫磷、毒死蜱、甲氰菊酯、溴氰菊酯、甲维盐·茚虫威、毒死蜱·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除虫脲、虫螨腈等 天牛:幼虫蛀食柑橘树根颈、主干和枝条的皮层或木质部。防治方法是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整理编写,管理部分摘自《优质晚熟柑橘栽培管理技术| 卞军》,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来源。 |
|
来自: 杨洋jkfbbnu938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