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天马行空_一画 2018-01-14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唐,史称“安史之乱”,也叫“天宝之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第二年,唐军大败于潼关,唐玄宗难逃,行至马嵬驿,随行士兵逼迫玄宗绞死杨贵妃,怒杀杨国忠,南行至四川。​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55.9*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整个难逃过程,狼狈之极。

一路上人困马乏,缺衣少食,纵然皇家带足了盘缠,怎奈百姓藏匿,店家闭门,地方官吏更是避而不迎,无奈之下,只能杀马充饥。

经过了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才得以入蜀。

宫廷画家李昭道,为了粉饰这一天子的“尴尬之行”,不得已,画成天子一行游春休憩的景象,成功避开了敏感话题,实在“高明”。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图中高山耸立、巍峨如云,应了李白那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山中狭路上,四散的人马都在休息。

明皇被安排在右下一角,画面一种“兴尽”景象。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是图被誉为“中国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上接展子虔的《 游春图》,下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画面线条圆劲,设色典雅,颇见皇家气息,而绝少工笔山水的呆板与凝滞。

尤为称道的是图中人物举止各异,思虑不同,似乎暗指了这一行程的不易。

但这种不安又被全图恢宏与盎然的气势掩盖,可谓匠心之作。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艺知录|把皇帝的逃亡画成“临幸”,这个画家不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