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

 铁方 2018-01-14
​1:《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

论语解读》安德义 中华书局
傅佩荣解读论语》线装书局
《论语禅》中国当代第一本从禅和佛法角度解读《论语》的书 曾琦云,倪新兵 文化艺术出版社
论语解读正要》宫玉海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风破》(《论语》之另类解读)石衡潭 山东画报出版社
2:
1、《孔子家语》:疑古派认为是伪书,但之后出土简帛越来越丰富,证明疑古派论断只是一种可赞的精神。其实秦汉间流传下来的文本都应该比对参阅。

2、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3、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郑氏指东汉末郑玄,去古未远,理解相当贴近。郑玄曾遍注群经,间存师说家法与前人成果,但多佚。王素集清人辑佚研究与国内外对敦煌写本残余之大成。

4、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前有孔安国《论语序》一篇,集先儒成果,间下己意。

5、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皇侃开创“义疏”体解儒籍,主要是讲对文本的义理理解,也有用时语望文古义。书后佚,清季由日本回流数种版本。

6、北宋邢昺:《论语注疏解经》:本何晏,领衔奉旨承制。

7、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以《论语》讲说“理”论,辟佛。“集”,集宋代理学家大成。

8、明李贽:《四书评》:明锐简评。可以做另类视角参考。

9、清刘宝楠:《论语正义》:集本人之前存量,多引述,并加己断。

10、近人杨树达:《论语疏证》:引用秦汉各类文本做疏证。偶做按断。

11、孙钦良:《论语注译》、《论语本解》:未见,但见2010年5月,所发表《《论语》校释丛札》(《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二辑)对个别节章详细阐发,在今人里尚算近似。可推知在“翻译”类中尚可做入门读物。

12、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据现存文本,包括写本、简本汇校,但按断多缪。

13、李景林:《教化的哲学》:所见今人理解《论语》最近孔门本义,但拘于孔学为哲学,亦有牵强。

14、刘学林:《十三经辞典·论语孝经卷》:附唐开平石经拓片。索引方便,但字义解说至谬。

15、唐明贵:《论语学史》:了解二千余

3:::

最浅显最普及、也容易入门的是 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有钱穆《论语新解》。
也可以看看李泽厚《论语今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还可以准备《说文解字》和《王力古汉语字典》辅助查字词阅。

如果要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好的著作是: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是书为程树德先生精心之作,参考了及其丰富的《论语》解释史材料而写成,所以,对历史上多种《论语》解释都有充分的考辨,为研究者读《论语》的入门之书。

如果要做相对比较深入的解读,有:
第一,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此书见于《十三经注疏》,为一般性研究最基本的入门书。何晏之注,其注甚古,其言甚精。邢昺之疏,其解甚贴切。
第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章句集注》,此书为理学家注论语集大成之作,为研究理学必读之作,也是理解“朱熹眼中的《论语》”最重要的作品。读此书需同时参考《朱子语类》和《大学》、《中庸》、《孟子》的朱注,才能有贴切的了解。
第三,刘宝楠《论语正义》,此书为宝应刘氏对何晏注的正义,刘宝楠以“以经注经”之法注解《论语》,其材料之广博,考辨之精审,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要研究《论语》,窃以为此书可以做最基本的材料。
第四,杨树达《论语疏证》,此书为以经注经的典范性著作,一般可能比较难以读懂,不过研究《论语》,此书必读。

如果要看《论语》是怎样被皇权专制败坏的,最好的著作是胡广等奉敕撰:《四书大全》(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此书名为“大全”,收集也甚广,只是奴才之书,多有以经典阿谀圣上之词。

对《论语》的研究性阅读可参考之书,最重要的是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
刘逢禄:《论语述何》
康有为:《论语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