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路:数学为路,通往北大

 hyxz_ljf 2018-01-1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张梦茹

毕业高中:林州市第一中学

专业院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14级本科生

曾获校长实名推荐资格高考降四十分录取

我是张梦茹,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曾获校长实名推荐资格高考降四十分录取,现已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继续就读研究生。

回首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有过辛苦也有过欢乐,但总体而言,在高考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是数学成绩。我也曾经经历过高三,被数学试卷虐的死去活来,但最后一如既往的坚定不移。所谓数学,思路为主,刷题为辅。在平常做题保持手感的同时一定要随时整理思路,否则事倍功半,反而偏离初衷。

而整理思路最好的工具莫过于平时的笔记。笔记里包含我们遇到一道题时的所有思路以及在比较两道题时突然迸发的灵感,这些东西稍纵即逝,日后也很难从零碎的线索中完整回忆,因此需要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帮助我们在反思时不断锤炼自己的思维,把思路捋顺。

关于笔记的整理我认为应该着重整理两个方面:题型和思路。每个类型的题都要认真钻研,多找题目的切入点,当切入点不同时,两个很相似的题甚至同一道题的解法都可能千差万别。而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之间的比较可以更精确的把握切入点,甚至可以做到读完题,题的类型和解法就浮现在脑海中的境地。

此外,还可以在题目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思路、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思路,每次重新做题目时的新感悟也可以批注在旁边,帮助自己领悟的更透彻。

距离高考已不足200天,面对数学一定不要慌,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保证认真做一套数学试卷,整理错题和思路,调整自己时间安排和心态上的问题。

一定要保持自己做题的手感,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做套题的训练,很容易在考场上心慌。要定时翻以往的笔记,把笔记里最精华的部分再单独整理出来,同时在做题的时候圈出来以往易错易混淆的地方,在考前着重再看一下,遇到可能挖坑的题时一定要先想自己有没有把坑考虑进去。在考场上,只有细心认真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最后还有一点关于高考的小提醒,千万不要在同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除非你做完了其他部分并确定自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通俗点来说就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旁边的几棵树上也吊几下。

考试时的时间分配也很重要,我个人建议填空选择控制在四十到五十分钟之内做完,在做完前几道大题之后先把最后的选做题做了,选做题一般都是比较好拿分的,如果万一遇到比较难的也一定不要慌张,保持平稳的心态。

做完选做题后做最后的压轴大题,即使最后一问不会做,前两问也要写上去。但时间分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在平时的套题练习中要摸索自己的节奏和习惯,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合理分配时间。

最后祝大家在2018年的高考里旗开得胜,梦圆高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