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方古典油画里女性都偏胖?

 zdjphoto 2018-01-15

莫扎特D大调小步舞曲 来自美在高处 04:17

平时我们翻看各类西方艺术的画册,但凡涉及裸体女性的题材,往往都是体态丰腴的形象,和我们如今追求的骨感美相去甚远。


于是,问题来了,这种以胖为美的现象,就是当时社会审美的反映吗?今天算是抛砖引玉,谈谈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些美术史的资料,里面提到除了部分时期是以健硕(还不能说是胖)为美之外,大部分时候还是比较推崇女性相对较瘦的身材体型的。


所以这点上,人类审美还是大体一致的。当然,画师也一样。那么为什么画出来的好像都偏胖呢?



这是因为从绘画上来说,当时追求的是一种体量感。所谓体量,就是从画面比例、构图等方面考虑,偏胖的体态特征,才足够使整个画面和谐。反之,清瘦的骨骼和线条,在画布上会显得太硬。这样就不够不饱满、柔美,作品看起来会觉得轻飘飘的。


下面是 Take Part 的图片编辑师 Lauren Wade 按照现代时尚行业的审美标准,对世界名画中的裸体女性,进行了 PS 图片改造。哪种体态更美,或许会更加的一目了然。


提香《达娜厄随着爱神》(1544)


安格尔《大宫女》(1814)


德加《香水》(1884-1886)


拉斐尔《三位女神》(1504-1505) 


高更《两个塔希提妇女》(1899)


弗朗西斯科戈雅《裸体玛雅》(1797-1800)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1486)


莫迪里阿尼《裸体坐在长沙发上》(1917)


其实,如果你仔细看这些裸体女子的油画,那些所谓的胖,百分之 80 都是因为艺术需要,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因为从人体科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是不可能长成画里那样的,比如,脸那么小而美,身子那么胖,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当然,每个时期的审美观念,都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只是我觉得从美术本身的角度去解释,也是其中一种因素。所以,那些借口以胖为美的朋友们,还是认真减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