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象莫大乎日月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15

 

在漫长的狩猎时代生存繁衍中,古人强烈地感受到两种不同的相互资生并相互拮抗的力量:一种是推动事物发展壮大的,主动积极的力量;另一种是维持事物性状稳定的,被动保守的力量。前者表现为动,后者表现为静。古人发现事物总是在动静之中,动之端为生,动而渐静;静之极为死,静极生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因而动静循环,周流不息。太古时期人们崇拜生殖器,阳具代表繁衍和精华,以动态为特征;阴户代表家园和母亲,以静态为特征。在各大古老文明,大母神常是第一个神,然后出现主神,往往是大母神的儿子和配偶。这些神话传说传递出同样的信息:静极生动,或者说有生于无。

从动静化生出种种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现象,如生与死、去与留、丰与俭、向与背、顺与逆、大和小、多和寡、成与败、誉和毁、刚和柔……在中国,祖先将它们概括提炼为阳性和阴性。阳通常被描述为主动、动力、积极、改变、正向、显现、主体、独立……阴则与之相对应,被描述为被动、资源、消极、稳定、反向、隐秘、客体、依附……祖先用“易”字来概括阴阳两面及其关系、演变,逐渐推演形成一门经天纬地的大学问——易学,其重要经典为《易经》。

《说文》:“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易,上日下月。以日象阳,以月象阴,是最为简明贴切合理的象征表达。日照耀,月环护,是地球人得天独厚的星际环境。日月在古人眼中是最伟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高古遥远,无法企及。日给万物生生不息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月则回应着事物的周期性盈亏变化。昼夜因之而分割,寒暑因之而变迁。昼日照看着古人外出活动,夜月守护着古人回家休息。日光炽热,感受上很躁动;月色清凉,感受上很宁静。于是从感受出发,古人以日为“太阳”,意思是阳性力量的源头,以月为“太阴”,意思是阴性力量的源头。所以《易·系辞》说:“悬象莫大乎日月”。

按照万物生长的方向都是从地向天,从下向上,因此“易”体现了先阴后阳的序位,即“静极生动”,代表生命的目标,是要变化发展,要升华;但当我们书写的时候,总是从上向下,先日后月,此时“易”体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序位“动出入静”,这便是生命的旅程,逐渐展现真相。“易”的书写,也象征人类意识认知的方式:用意识之“日”观照无意识之“月”。就像月因日光反射而显形一样,事物因发现而被认识。

北宋思想家和易学家邵雍先生说,“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起经纶”。意识的功能属于心灵,阴阳的两种不同序位其实是我们的意识赋予的。恰恰是“注意”的过程产生了先后次序。阴阳本于“一”,是“一”体之两个面相,“一”中的造化分岐。这个“一”,就是“太极”。作为宇宙起点的太极,我们称之为“太一”。因此,超越意识所形成的序位,我们不得不承认阴阳是共生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其实,只要看阴阳的相对性,撤掉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意义了。阴阳在事物存续历程中主要地表现为稳定与发展,你不难察觉,这两面相互对立,但又相互合作,缺一不可。进一步地,稳定为发展积累资源,发展为稳定提供新的境界,它们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和谐共存。

邵雍的话其实还指向更深的寓意,就是天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天道与人心的关系,其实也是共生的。天道依人心而彰显,人心依天道而明敏;或者说,人心镜映着天道,天道造化了人心。在人类认知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心”,应作超越了人类的精神现象来解,人类只是其载体之一。如果我们这一届人类不幸灭绝,会有其他智能生命继续承载,或者,天道本来就处于所有智能生命共享之中,就像江海河沟分担着水流一样,说不定地球人只相当于一条小河呢。更广义地说,万物有灵,“人心”这个词汇应囊括万物的灵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天道与人心的共生现象。共生的双方必然互为发展的推手和容器,同时也互为稳定的范畴和桎梏,同存共灭,不可或分。因此,拓展人类心灵,就是顺应和舒展天道。而让天道灌注和造化人心,便是“德”,通“得”。我们把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圣贤智者称为“得道”的人、延续“道统”的人、“有德”的人。例如老子,就是中华文明史上最著名的智者之一。智者的伟大在于,他们拓展了人心,使天道得以畅行,并被更多地认知。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说的其实是“创世四步曲”,第一步是太极奇点(天意精蕴),第二步是两仪线性(动力和资源),第三步是四象面相(事物蓝图),第四步是立体空间(事物展现),万物都在这里被容纳。这种高屋建瓴的概括体现了“易”的三大精神气质:简易、变易、不易。以“简易”观之,大道无非阴阳交互而已;以“变易”观之,大道通过阴阳交互而变化发展;以“不易”观之,大道的变化发展这种禀赋特征是恒常不变的。然而,对于困顿于意识围城中的芸芸大众来说,不易,却是“不容易”。因为意识的专注而狭隘,常常象猴子掰玉米一样,只顾眼前,丢失宏观视角和整体观念,而且前学后忘。所以“无明”恰恰与“明”共生,人心反倒因意识而迷路,因迷路而苦苦求索。《易经》也因此而成为令人生畏的、很难吃透的古老经典。


西山原创,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