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漂流 八月上旬,我和夫人开车送厦门朋友回家。 按预定计划,我们登上武夷山,顺便游玩这里的美景。本来查过天气预报,武汉和厦门都是晴天、高温,谁知武夷山气候多变,我们傍晚上山时,遭受了罕见的雷雨狂风,一路上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去武夷山之前,我简单地研究了武夷山的游玩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在山上住两天,一天爬山,一天漂流。考虑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武夷山的精华游——漂流。 武夷山有四种漂流可选:九曲溪——竹筏漂流、闽江源——橡皮艇漂流、桐木溪——橡皮艇漂流、桐木溪——森林生态橡皮艇漂流。这四种漂流的价格都是100元/人。对这四种漂流,我做了比较:景色秀美、原始风格、行程较长、最有价值的当数九曲溪漂流。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其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山麓峰巅,岩隙壑嶂,满眼苍翠,是罕见的自然山水景观。九曲溪漂流起点是星村镇,从九曲——八曲——七曲……一曲,顺流而下约90分钟,终点武夷宫。 按预先了解的情况,九曲溪漂流是定时发船。每一次发船时间是:6:50 / 7:40 / 8:40 / 9:30 / 12:40 / 13:40 / 14:30 / 15:20。因为当天还要赶到厦门,所以我们选择的是7:40这一班漂流。 吃过早餐,7点左右,我们开车向星村镇出发。从武夷山市到景区的公路桥前几天垮塌,一辆客车曾栽到桥下,死伤几十人,震动全国。我们从武夷山出发走到这桥边,必须要向右转弯行驶数公里,通过上边的石桥又向左行驶,才能绕到断桥的那一边。走到度假区的桥边,最先碰到是闽江源橡皮艇漂流。有许多男女热情围上来,要带我们去漂流,说这里就是武夷山漂流,票价可打八折。我们没有理睬这些热情的男女,继续向星村镇行驶。 到了星村,我们非常顺利买到7点40的票。景区码头检票,是每六个人一组筏,检票员见满了六个人才放行。我们只有三个人,女检票员就向旁边的一位男子说,你们不是三个人吗?和他们(指我们)正好拼一条船。那个坐等在检票大厅的男子,高兴地跳了起来,高声喊叫着他的另两位同伴。我们一分钟都没有等,直接就排队进码头了。 有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老人(一看就是位筏工),他领着我们六个人向他的筏子走去。他的筏子上早坐着一个小伙子,看着我们来了就站起来安排我们坐下。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只筏子上的两位筏工,是一对父子。 我们所乘竹筏,是由8-9根毛竹扎就。为了安全稳当,又把两只竹筏绑在一起。因此,每只筏宽约两米、长约九米。按旅游局规定,每只筏只能乘坐六名游客,配两名筏工。两位筏工师傅,一前一后站立,靠撑篙控制筏的行驶。筏子行驶速度,主要由水流和筏工撑舟的力度决定。 我在武汉曾做过功课,知道这些筏工会索要小费。收到小费,他们的服务态度会与没收到小费截然不同。为了能愉快的旅行,我从武汉专门买了两盒黄鹤楼的香烟带到了武夷山。此时,我一上船就将香烟分别递给两位筏工。本以为两盒几十元的香烟就算小费了,谁知两位筏工把香烟装进口袋,年青小伙子却开口说:“我们这里可以为大家导游,介绍沿途景点和来历,但每位游客必须交10元钱导游费。”我一下明白过来——原来烟不算小费!同船的另三位游客都是来武夷山开同一个会议的,会议中没有九曲溪漂流的安排,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漂流活动。大家商量了一下,凑齐60元钱递给在后面撑筏的老筏工,老筏工示意交给小伙子。小伙子接过钱装进口袋,然后笑笑,一句“坐好”,就把筏子撑离码头,开始为大家介绍景点了。
年青筏工 年青筏工,估计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行舟多年,毕竟有不少见识,荤段子也不少。下面选取个小段子(省略让女士脸红的部分): 你们看到对面的三座山峰了吗?那是三个代表。哪三个代表,大家猜一猜。猜不出来吧?我告诉大家,那是水表、电表、煤气表。还有一种说法把这叫金表、银表、电子表。当然,投其所好,金表送给情人,银表送给二奶,电子表送给老婆。老婆不会要金表,她会说你浪费钱。…… 看见那两个山峰了吗?大家一看,就可以从形状上叫出它的名字。对,叫双乳峰,也叫二奶峰。上次我带着外国友人从这里过,那个金黄色头发的小孩子叫起来:买疙瘩,这大的奶,天下的baby都有奶吃了…… 看见那边山顶上的几间房子了吗?那里原来是一个庙,住着一个和尚和两个尼姑。你说我讲错了,尼姑应该住在庵里?没错,没错。现在改革开放,他们那里也改革了,和尚尼姑可以混住。不仅可以住在一起,而且还可以谈恋爱。是啊,三个人怎么谈?…… …… 昨晚大雨,今天还是阴天。远方看山,烟霭蒙蒙,并不十分清晰。 九曲溪全长约9.5公里,山重水转,水绕山行,真可谓“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每一个山峰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九曲的大王峰海拔500多米,因风化侵蚀,下面产生崩塌脱落,形成上大下小四壁陡峭的体态,像一顶古时官员的乌纱帽,故又称“纱帽岩”。
大王峰 筏过湍急的芙蓉滩,前面峭壁,宛如巍峨耸立于水中的石城,俗称“城高岩”。岩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节,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设坛祈祷,放生鱼潭内。从那时起九曲溪禁止捕鱼,相沿成为习俗。所以,至今九曲溪上没有打鱼人。
筏过芙蓉滩
“逝者如斯”壁刻,是朱熹的手迹——迄今武夷山景区内所能辨认的400多处摩崖壁刻中最早的一幅。
大量壁刻 天柱峰,俗称“酒坛峰”。传说铁拐李在一次瑶池的蟠桃会上,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赐的仙酒,却端出一坛从武夷山山民家里讨来的家酿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来。醇郁的酒香引得众仙不顾体面,来抢喝铁拐李的武夷米酒。铁拐李眼看米酒被抢光,一气之下,便举起拐杖向酒坛击去,酒坛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武夷山的九曲溪边。所以,天柱峰的半腰上有铁拐李击打的杖痕。
天柱峰 小藏峰,千仞绝壁隙间纵横交错地插了许多木板,木板上搁着形似小舟的悬棺。半在隙内,半悬于空中,风雨不毁。当地人称之为“虹桥板”和“架壑船棺”。这些悬棺已经有3800年的历史,到底是怎么被放到绝壁上的,至今仍是个谜。
小藏峰 筏到二曲,西岸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微斜柱状山峰,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中最秀美的玉女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围绕这玉女峰,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壁上刻有“插花临水一奇峰,工骨冰肌处女容。”“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连多情的郭沫若游玩此地,也写道:“玉女方淋浴,情妆傍镜台。虹桥横水断,云慢还波开。大块多诗笔,扁舟一酒杯。坐观天入峡,深幸雨中来。”
玉女峰 还有许多景点,我都不记得名字与来历。下面选几张照片,记录沿途风景。 九曲溪风光
真如古人在壁上刻的“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这两句诗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廓。 从九曲到一曲,路上美景不断,小伙子的段子也不断。大家一路笑着,一路用相机拍照,一路与小伙子逗趣。忘了交待一句,我们这条筏子上六个游客,不算傻瓜机,光单反就有三部! 时间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我们就漂过九曲溪。 游完全程,登上武夷宫码头,我们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在武夷山秀美的山水中。
2011年8月8日记于厦门, 2011年8月27日修改于武昌阅马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