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性格喜散不喜聚,"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这也是由于他的生活经历造成的。六岁上母亲死了,孤身一人来到贾府,行为处事处处小心,虽有贾母百般疼爱,有宝玉万般呵护,但终究不是自己家,每每触景伤情。然而祸不单行,在黛玉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家里又没有什么"支亲嫡派的",黛玉便更觉得自己孤苦伶仃,看到别人一家在一起的情景,便会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便会泪流满面。读过《西厢记》,想起"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便感叹崔莹莹"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她的心境一直是在忧戚中的,连她的鹦鹉都会念诵《葬花吟》。贾宝玉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林黛玉惹哭了,便又是哄又是赔不是。她的性格导致了她体弱多病。 忽然有一天,西平王爷带领锦衣卫查抄宁国府,贾府男丁全被看住,不得来回走动。当时贾母那边女眷正摆家宴。邢夫人那边的人一叠连声地跑进来,说:"老太太,太太,不……不好了!多多少少的穿靴戴帽的强盗来了,翻箱倒笼的来拿东西。"然后平儿也披头散发,拉着巧儿哭哭啼啼的也过来,说有人去家里查抄家产,让大家该穿的该带的快快收拾。贾母一听,一下子呆住了;王邢二夫人等也听得目瞪口呆,都魂飞天外;凤姐吓得昏死过去;地下丫鬟婆子乱扯乱抬,宝玉、宝钗等看着干瞪眼,没办法。如果这是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表现呢? ![]() 然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贾家如今家计萧条,入不敷出,便裁减各房佣人。黛玉房里只剩下了紫鹃和雪雁。幸有贾母怜爱,日常用度暂且无忧。慢慢地待遇变得不再忧愁悲泣,想到舅舅家偌大的家业,也有一朝衰败之时,感叹人生在世,聚散离合,家业兴衰根本没有定数,一味地感时伤怀,实在可笑至极。眼看着日子一天紧似一天,黛玉想到以前曾经有人求宝玉的诗词,自己做的诗也不在宝玉之下。跟紫鹃雪雁一商量,把平常府里赏的的布帛拿出来,做成手帕。黛玉作诗,紫娟、雪雁绣在手帕上,然后让她们到街上去卖。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贾府有这么个才女,便纷纷到贾府求取作品。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成长。慢慢地,黛玉也学会了刺绣。一块手帕,有时竟能得十两银子。工作忙了,待遇不再胡思乱想,身子骨也逐渐硬朗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