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泸州的古蔺县,有一个太平古镇,因为古蔺是四川距离贵州最近的一个县,而位于古蔺东部的太平古镇为古蔺又被誉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自古以来就是两省边民互市贸易的川黔水陆码头。 太平古镇位于古蔺河和赤水河的交汇处,河对面就是贵州习水县的醒民乡,河里现在还有渡船来往两地,自然也是这一片的物资集散之地了。 早在先秦战国时,这里是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的地盘,称作落洪口。到了明代,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在此地定居,更落洪口为鹿平场,后来朱氏后裔又易名为'太平渡', 以缅怀故乡'太平堡'之意,一直沿用至今,这块“老鹰石”,据说就是当年的古渡头了...... 1935年,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主要渡口也在江边的这块“老鹰石”旁边,现在这里还立着一个纪念碑,记录着当年的那震撼人心的往事...... 古镇依山而建,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因为当年部队在古镇上和古蔺县境内转战了54天,古镇上也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迹和文物...... 老街上就没有啥商业,显得非常的原汁原味,这里是当年的临时医院,看起来这些老房子保护的挺不错啊。 沿着路边的石梯往上走,一路上没也碰到几个人,老街上显得异常宁静,可能那天不是周末吧。 一直往前走,路上有几个纪念馆,不收门票但要用身份证登记,但俺更喜欢这样的老街,就没进去看了...... 老街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梳辫子,但无论我们怎么和她交流她总是笑眯眯地不说话,后来一位当地老哥告诉我们才知道,老人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玩耍,被一个手重的小伙伴一巴掌打在了脸上,不久她的两只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那个时候她家里穷,也没钱去医院治疗,听了让人唏嘘啊...... 走完老街,回到古镇的下入口处正好碰到当地人“赶集”,看这个剃头的你想到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任人宰割...... 渡船上下来了不少背着背篓的人,他们应该是河对面贵州习水的老百姓,是过来“赶场”的...... 离开太平古镇,沿着赤水河前行,路边的风景也很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