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中药桑黄,7年持续走红,每公斤5000被指不贵

 一一刹中 2018-01-15

美国著名的纪念斯勒恩·凯特琳肿瘤中心对全球36000多种草药进行过抗肿瘤筛选,大部分被认为“没有效”,而桑黄、灵芝、桦褐孔菌是仅有的被该机构认可的药用真菌。

桑黄菌,简称桑黄,是一种生长在柳、杨、桑、花椒、山楂等阔叶树的树桩及树干上的大型真菌,通常生长于桑属植物上,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通俗地讲就是一种药用蘑菇。

桑黄的使用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桑寄生”的药用功效记载,《本草纲目》也记载桑黄菌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桑黄可以说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中药材。

日本使用桑黄也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在古代日本有“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

古代中国对于桑黄的研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世界前列,到近代就有所不及。

最早利用现代手段研究桑黄的是日本。1968年,日本学者发现桑黄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达96.7%,并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于是着手开发。

韩国看到日本研究这东西,也跟着研究:1992年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2000年桑黄科技成果获颁韩国科技大奖。

日本韩国对桑黄的研究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美国著名的纪念斯勒恩·凯特琳肿瘤中心,也承认桑黄“一些实验研究显示,桑黄抑制肿瘤生长。”

而我国的桑黄得到重视大概是在2010年开始,而这件事的引发者还是日本!

这里有个小故事:2010年,有日本患者一年中几次到胡庆余堂国药号购买野生桑黄,服务员一开始并没有注意。2011年,有日本顾客又到胡庆余堂购买野生桑黄,出于对顾客隐私的尊重,胡庆余堂除了了解服用者的年龄、体质、疾病等情况外,没有过多提问,直到多次往返后,才知道顾客来自日本。

从这时候开始,桑黄这种药用真菌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2017年的时候,我国的桑黄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高度,这是因为在2017年,浙江中医药研究院寿旦博士等人提交的《桑黄功效作用研究及人工栽培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获得一等奖,该论文经过整整5年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研究结果证实:在细胞层面上,桑黄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这是我国利用现代技术对桑黄研究最全面的一次。

中医认为,只有长在桑树上的5龄以上桑黄,才是地道的药材,专家也提示,不能大剂量食用桑黄,因为出现过大剂量服用脱发的现象。

桑黄的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在有些地方据说有几万一公斤的。据了解,杭州几家国药老字号的桑黄售价,每公斤5000左右,但即使这样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