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王羲之不是书法家,也没想成为“书圣”,他生平最喜欢做这件事!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1-15

今人对古代书法的研究,多局限于技法而忽视这些作品及技法生存的土壤,技法俨然成了“硬杠杠”,湖南书协会员武道湘编写的欧阳询《九成宫》等技法教材销售火爆,市面上已有不少盗版书。但是,王羲之的生平、美学思想以及过去流行的批判其“消极的人生态度”的研究著作,却是“灰色”的,估计只有编辑和圈内研究者才有兴趣看。

可以说,王羲之若没有其人生积淀,何来的技法及内容。如果他只是像今天的中国书法家们,每天只是抄抄唐诗、抄抄心经、抄抄标语口号报纸,或是游山玩水后有点小感叹,他还能完成集名篇、名作、名家于一体的“三名工程”作品《兰亭序》吗?

可以肯定,王羲之写《兰亭序》,根本就不是冲着某个国展准备几刀上好的宣纸开始熬更守夜,更不是冲着“天下第一行书”之名而进行的书法创作,而纯粹是一篇在文思如泉涌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因此,作品的前几个字很是拘谨,另外还有错别字和随意涂改等情况。若王羲之知道自己日后会荣膺“书圣”,估计书写时会严谨得多,至少会避免今之展览评选中那种发现有错别字就一票否决的尴尬,可能会抄好多遍然后留下一张最好的。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创作”,还是《兰亭序》还是《兰亭序》吗?王羲之还是王羲之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企鹅号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作者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