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的辨证施治

 毓真 2018-01-15

中风辨证施治
中风病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劳倦伤,及气侯突变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为主要特征。因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又名卒中。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脑血管疾病及部分其他神经内科疾患多属此范畴。本病多发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一、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中风发病的不同表现和阶段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之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至·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对于本病的病因、脉证、论述较详,自此,始有中风专论。
由于后世医家所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经验的不同,对中风的病因学说、中风的证候及其治法,意见颇不一致,如下介绍:
1、从中风的病因学说看,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这一历史时期医家多认为中风是外风。当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外卫不固时,招致风邪入中脉络,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状,治则上多以祛风为主,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为主。到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河间提出“肾水不足 心火暴盛”的观点,东垣以“正气自虚”,丹溪则以“湿痰生热”所致,三家立论虽不同,但都偏重于内在因素,这是中风病因学说的转折。王履从病因学角度提出“真中”与“类中”的论点,明确指出,外风入中所致的病证是“真中”,而丹溪,东垣,河间以内风立论的中风应是“类中”,王履又论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本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病,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张介宾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张氏在《景岳全书∙非风》中认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失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景岳全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明∙王肯堂指出“久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明∙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清∙沈金鳌《杂疾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指出“肥人多中风”,河间曰:“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故多卒中也。”清∙叶天土综合前人诸家学说,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瘀’而成。民初∙张山香《中风(冓斗)铨》中《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之使仆者,故曰仆击,而特著其病源,名以“膏梁之病”。近代医家,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医家本着衷中参西的原则,明确提出本病之病位在脑,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使中风病因学说日臻全面。上述各家对火、气、痰、湿、瘀血阻络等致病因素都分别作于探讨,对全面认识中风的病因学,发病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2、从中风的证候分析看:历代文献记载较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后世许多医家认为本病属昏瞀猝仆之病。《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的主证外,还首先提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证候分类方法。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对于中风证候做了较详细叙述,并对中风的症、脉、病机、预后也进一步作了叙述。唐·孙思邈所述的中风是从广义角度去认识的风病。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中对中风的临床症状做了比较细致描述。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按心、脾、肾三经进行分证,还提出中风中脏多以神志障碍为主证。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中,根据病变部位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探讨中风证候分类的方法,对病情的了解和预后判断均有帮助。清·喻嘉言《医门法律》中指出“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总之,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是难治病证之一。
3、 从中风的治疗原则论述看

历代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其治则的学术争鸣更加突出。金元以前医家,因持外风入中之说,故治则以祛风为主,多采用祛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金元以后,对中风治疗已有较大发展。清·尤在泾《金匮翼·中风统论》中立有中风八法:“一曰开关,二曰固脱,三曰泄大邪,四曰转大气,五曰逐瘫痪,六曰除热气,七曰通窍燧,八曰炙俞穴。”强调按病期,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清·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论,创立了治疗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为许多医家所共同推崇,至今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当代医家任继学提出治疗中风十法:①开闭法②固脱法③豁痰法④潜阳法⑤化瘀法⑥理气法⑦填精法⑧止血法⑨渗利法⑩温阳法。
二、 病因病机
1、 对病因的认识:
具体来看,导致中风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常见的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 情志失调引起:五志过极,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可引动内风而上冲犯脑,引发卒中。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等,皆可导致气血逆乱而诱发本病。
② 积损正损:“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迈体衰,脏腑虚损,气血而虚亏,是中风发病的基础,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致经脉阻滞,脑脉不通而发病。临床中风病多发在中老年人群之中。但从临床资料看,目前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但大多数发病还在中年以上人群之中。
③ 饮食不节,痰浊内生:过食肥甘酗酒无度,或形盛气弱,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内生,郁而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引动肝风,可致本病。
④ 劳累过度:操劳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迫血上涌而为患;或纵欲过度而伤精,水亏于下,火旺于上,为发病之因,或长期缺乏体力劳动,久坐嗜卧,气血运行不畅,亦可诱发本病。
⑤ 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外袭,血脉挛急,气血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喎僻不遂。
⑥ 气候因素: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多以冬春季节多发,尤其与寒热变迁有密切联系。
2、 对病机的认识:
本病的病位在脑,但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及各种临床表现来看,可涉及到心、肝、肾等多个脏腑及经络,主要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痰浊脉络、五志化火、瘀血阻滞等八种病机转化。
总之,中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虚实错杂,在本为脏腑功能失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的不足,在标为:风火交煽、痰浊脉络,瘀血阻滞。
三、 辨证治疗规律:
(一) 中风病中脏腑的辨证治疗:
1、 闭证分为阳闭与阴闭之分:
① 阳闭: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这是闭证的基本症状;但还可见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口噤,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则: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兼化痰
方药:用安宫牛黄丸来以辛凉透窍或用羚羊角汤加减。
加减:痰热盛者加: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等。有抽搐时加全蝎、蜈蚣、僵蚕等。如痰多昏睡者加郁金、菖蒲、远志等。兼呕血者加犀角、丹皮、竹茹、白茅根等。
② 阴闭:症状:除闭证的基本症状外,还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治则:豁痰开窍,温阳化痰
方药:用苏合香丸,温开水灌服。并用涤痰汤加减应用。
2、 脱证: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瘫软,舌痿,脉微欲绝。
治则:益气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
(二)中风病中经络的辨证治疗
1、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组成:半夏15g白术15g天麻15g胆南星10g天竺黄6g茯苓10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3g
加减:瘀血重,舌质紫暗或瘀斑加桃仁10g红花10g赤芍9g。舌苔黄腻,烦躁不安,有热象加黄芩9g山栀子15g。头晕头痛加菊花15g夏枯草20g
2、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主诉: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组成:秦艽15g羌活9g防风10g白芷1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
加减:有风热表证时可去羌活、防风、当归,加桑叶9g菊花15g薄荷10g

。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去生地,加半夏9g南星9g陈皮10g茯苓15g。肢体障碍明显时,加白附子9g全虫10g鸡血藤30g。
3、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舌质红或红降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组成:天麻15g钩藤30g石决明15g川牛膝12g桑寄生15g杜仲10g栀子9g黄芩9g益母草12g茯神15g夜交藤15g
加减:头晕头痛加菊花15g桑叶9g。心烦易怒加丹皮15g白芍15g。便干便秘时加生大黄6g。
4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脉: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则:化痰通腑,活血通络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组成:胆南星10g瓜蒌9g生大黄6g芒硝3g丹参15g
加减:热象明显者加山栀子12g黄芩9g。年老体弱津亏时加生地12g麦冬15g玄参15g。不语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5g
5、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主证: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眠多梦,腰酸腿软,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突然一侧手足沉重麻木。
舌脉:舌质红苔白或苔黄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则:滋养肝肾,平熄内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组成:白芍15g玄参15g门冬15g煅龙牡各15g龟板15g代赭石15g怀牛膝12g天麻10g钩藤15g全虫9g地龙9g
加减:痰热较重者加胆星9g竹沥15g川贝12g。心中烦热加栀子9g黄芩9g。头疼较重加羚羊角12g石决明12g夏枯草15g。失眠多梦加珍珠粉30g龙齿15g茯神15g
(三)中风病的中风后遗症期治疗: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常见:
主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或肢体麻木,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语言蹇涩口眼歪斜,或伴有患侧手足浮肿。、
舌脉:舌质淡紫或有瘀斑或舌体不正苔薄白,脉细涩
治则: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45g当归15g地龙12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木瓜15g鸡血藤25g
加减:语言不利者加菖蒲15g远志15g。口角歪斜加白附子9g南星9g。兼患肢浮肿者加茯苓15g泽泻15g。大便干加首乌15g肉苁蓉15g。小便失禁加桑螵蛸20g山芋肉15g益智仁15g五味子15g。下肢瘫软无力甚者加伸筋草15g桑寄生15g。上肢偏废者加桂枝9g。肢体麻木加陈皮9g半夏9g茯苓10g

34次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