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整理篇 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景观视觉冲击力的作用。那么怎么做?请听品管君细细道来: 1、放线 根据景观设计意图,将地被与草坪边线用白灰勾勒,绿化组团区域土方适当堆高50-80cm,组团与组团间须具有高低层次变化,粗平时地形呈馒头形。 2、精平场地 场地粗平后种植乔木,待乔木种植完成后精平场地并种植球型灌木,种植完成后勾勒地被线条,同时将表层土壤翻松便于地被栽植。 3、地被间整形 为加强地被间层次效果,增加景观美观度,不同地被间也可起微地形,同时配合“地被倒角”种植可有效增强景观效果。具体做法是根据地被线条,将线条内陆被种植区域堆成面包形(馒头形),同时最外侧地被线条不得与上层地被线条平行。 地被种植篇 地被“倒角种植”有以下几个优点,与草皮衔接顺畅、不露土、地被成型饱满线条流畅、成型效果快、景观效果佳。为此特将地被相关种植经验整理如下: 一、放线 先用白灰(腻子粉等)勾勒地被边线,线条流畅美观,为防止种植时边线踩踏变得模糊,可按线条开槽。 二、倒角种植 地被边口采用“倒角种植”方式,最外一株苗木成30-45°角种植,下一株苗木角度稍高于前一株种植,逐渐扩大种植角度直至90°直立种植,为保证边口苗木的景观效果,种植密度略高于中间区域,冠幅较大的苗木亦可采用此方法。 1、种植边线 为确保地被线条流畅,先从地被边线开始种植,再种植边线内区域,边线苗木倒植处理。 2、地被与园建衔接 根据苗木土球大小降低园建边土方高度,确保种植完成面低于园建边口3-5cm,防止雨水天气泥土冲刷至路面;其次调整植株杆与园建边口距离5cm左右,同时最外一株苗木倒角处理,倒伏角度可适当扩大以行人视角不露土为宜 3、地被与地被间留距 为增强地被间层次感,利于后期养护修剪,地被间种植时根据苗木冠幅留5-10cm的距离,同时地被间亦可稍倒角种植并稍作修剪。 三、种植密度 地被按“品”字形种植,开盘项目搭冠种植,并适当提高边口密度,确保不露土;交楼项目对于行人视线较远或中间区域的地被适当留出间距利于后期缓苗与生长空间,边口及距园路较近区域仍采用搭冠种植,确保不露土。 开盘项目搭冠及边口种植密度示例 交楼项目边口及中间区域种植密度示例 四、造型修剪 种植后依据乔灌木点位、园建小品、地形等周边环境对需要修剪的地被进行初步造型,然后对不同品种地被衔接处进行细部修剪,修剪后不同地被高差明显,衔接处线条分明。 五、种植工具的选用 地被种植宜采用小铲子、小锄头,忌开沟成排种植。 在此,品管君要特别鸣谢广东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江苏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四川分公司、沈阳分公司、安徽分公司提供素材。
园林集团品质管理中心 2016年7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