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资讯】高考生及家长必读(七)—孩子一生幸福也许就在你一念之间

 太极混元天尊 2018-01-15

工作决定生活的质量,也决定人生的幸福指数。高考后,孩子的分数固定了,而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所以作为家长,高考前面临的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填报志愿。孩子一生的幸福也许就在家长一念之间。

  如何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自己帮助孩子填报,另一条是找“明白人”帮助孩子填报。

  案例:2016年,哈尔滨市一位文科考生家长,孩子职业方向是以后到银行或证券类等金融领域就业,只学金融学专业。家长担心自己给孩子报志愿出现意外,就花钱找了当地一家知名的机构。高考出分后,孩子成绩是489分(该省一本省控线481分),全省排名第6088名。这个机构的“教授”建议第一志愿报河北地质大学,同时第一专业报金融学专业。他认为河北地质大学刚改名(原名叫石家庄经济学院),专业应该不错。

  该家长之前学习过助力高考系列丛书,掌握了一些报考知识,觉得这个“教授”给的方案不妥,没有接受这个“教授”的建议。该家长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又向本中心公益报考团队做了咨询。本中心张老师告诉她:“如果选择河北地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第一,能进,但会浪费很多分数;第二,该校的金融学专业并不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就业会有问题,同样的分数还可以选择几个更有优势院校的金融学专业;第三,该校是理工类型的院校,而金融系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招聘时首先看是否是财经类院校或211类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张老师建议家长考虑河北金融学院,原因:第一,孩子分数具有一定优势,进金融学专业概率很高;第二,金融学专业既是该校龙头专业,又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所以师资较强,专业等级更高;第三,该校由于原隶属中国人民银行,学生毕业后进入金融系统的工作率很高,该校即使是专科相关专业毕业学生,大部分也都会进入各银行营业网点工作。

  最后,这个家长采纳了张老师的意见。孩子最终成功地进入了河北金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2016年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文科)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正好是489分。(该省考试院有一本学子大数据书,上面有该考生金融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489分。如有黑龙江家长看到此文可查证一下。)

  如果这个家长不具有鉴别能力的话,孩子很可能会进入河北地质大学(最低录取分427分,浪费62分)金融学专业(最低录取分474分,浪费25分),以后的就业及发展渠道就未知了...。

  这个案例是想提醒高三家长们,如果打算找报考机构给孩子报志愿的话,是不是应该鉴别一下咨询师的能力呢?如何鉴别呢?在其他篇章里会提供,这里先不阐述。

  下面是往年家长的一些做法,看看您是哪类家长?

  一、 找“明白人”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

  一些积极地家长都是这样的:

  1、无论哪个机构现场举办讲座,都有去学习

  很多家长并不是十分了解报考的相关知识,为了能帮助孩子报考,无论哪个机构举办的讲座或是其他活动都会积极参加。很多报考机构抓住了家长这种心理,举办的讲座也都是讲一些表面的东西,如: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做职业测评的必要性、甚至是志愿填报失败导致落榜等一些失败案例,目的就是让家长产生危机感,从而选择让报考机构填报志愿。)

  2、加入报考交流群

  也有很多家长添加了一些志愿填报的交流群,而这些交流群里所谓的“专家”所讲的内容,往往都是专业和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上网上的信息更全更细。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家长总是会问这样的问题:“老师,某某学校的哪个专业好?”而“专家”给出的也是“标准答案”:“这个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不错、会计学不错……”

  而这时家长应该继续追问:“为什么某个专业不错?具体好在哪里?某个专业在哪个学校师资力量强?为什么强?这两个学校的同一专业哪一个更符合我家孩子就业方向?哪个专业就业更具有优势?为什么?”真正会报考的人会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为家长解答,但如果连最基本的问题都不能解答,也证明了这个“专家”并非专业人士。家长把孩子的未来交给这样的人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

  很多家长经常问的问题是:“老师,我家孩子理科××分,能进什么学校?”或者“老师,我家孩子理科××分,想学临床医学专业,能进什么学校?”而专家给出的也只是一些片面的、未经过综合研究的报考方式,实际上这些零散的知识对于报考是没有多少帮助的。

  说了这么些,是让家长们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机构都要通过一定方式吸引客户群,达到一定的目的。商业社会吗,诱导消费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没有资深能力的报考咨询师也不是有心欺骗,毕竟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家长和考生来说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花点咨询费也是应该的。

  二、 自己研究给孩子报考

  自己研究给孩子报考,家长要有时间精力,并且要有必备的“工具书”。这部分内容在“志愿填报流程”的内容里阐述。

  是找“明白人”帮助孩子填报,还是自己帮助孩子填报?无论哪条路,都奉劝家长早点确定,否则就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到了报志愿的时候,才发现什么也不会,于是赶紧找个“专家”,即使涨价也不得不报。“专家”抽出一两个小时,连查资料的时间都不够,很难制定出最佳方案,无非是院校优先方式报考,有专业要求的则多预留分数。有的“专家”甚至还会告诉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方法,后果自负”。

  2、根据学校发的书研究:

  ①有的学校只发招生计划或各院校专业录取数据参考两种书,而关于志愿报考方案之类的书只能去书店等地方去买,迟了的话还买不到。报考方案之类的书都适合当年高考用,过了当年就是废纸,一般书商到了高考后很少有存货。

  ②有的学校发的“报考方案”参考书,数据虽全,也一目了然。可是,院校优先怎么报?专业优先怎么报?专业和院校兼顾怎么报?却很少涉及。其实最后多数人都会采取院校优先方式,甚至被院校的边缘专业录取。有专业优先意识的考生,预留了足够的分数,进入了意向专业,但是关于意向专业、师资、专业等级等信息一概不知,极有可能出现文章开头案列的高分低就现象。

  有的学校发的书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并不是全部的。建议家长要考虑清楚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才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学校发的参考书如果不能完全解决需求,是否要实际考察一下,再外购一些必要的?即使是找报考机构,为了预防被忽悠,是否也要了解一些知识?怎么了解?很多报考机构的“专家”都会使用工具书(报考机构人员怕使用工具书引起家长的误解,而是把工具书的内容整理到电脑)。“专家”的报考水平和能力就看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书以及工具书的质量,家长完全可以自己去学习这些工具书,为我所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