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菌溶藻的方式

 玺石气象 2018-01-15

早在 1924 年就报道过一种粘细菌可以溶藻。20 世纪 60年代以后,研究者开始了病毒、真菌溶藻的研究。此后,溶藻细菌在国内外文献中的报道陆续增多,主要有: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杆菌属(Flavobacterium),弧菌属(Vibrio)。一般来说,细菌对藻生长的抑制和藻细胞溶解的作用方式有直接溶藻和间接溶藻,

一、直接溶藻

     直接溶藻的细菌要达到溶藻目的,必须与藻细胞直接接触,甚至侵入藻细胞内部,并且有时活性物质的合成也受藻菌表面互相接触地调控,即只有当细菌附着在藻类表面时,才能启动分泌机制。有些种类的粘细菌,通过分泌溶解纤维素的酶来消化宿主的细胞壁,进而溶解整个藻细胞。噬胞菌属和腐生螺旋体属能够特异性地与横裂甲藻和硅藻直接接触,溶解藻细胞

二、间接溶藻

     大部分溶藻细菌都是通过间接方式溶藻,即细菌分泌胞外物质溶藻、同藻细胞竞争环境中有限的营养物质抑藻、协助病毒溶藻、形成菌胶膜杀藻。

1、分泌胞外物质溶藻 

   溶藻细菌能够通过释放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的胞外物质使藻细胞致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主要有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含氮化合物、氨基酸等。常见的细菌有弧菌、假单胞菌、黄杆菌、假交替单胞菌等

2、细菌与藻竞争营养物抑制藻类生长

    有些细菌可通过营养物质(CNPK等)与藻类产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如芽孢杆菌的生长需要利用氮磷等物质,从而使微囊藻的生长所需要的水体中的氮磷含量不足,微囊藻不能正常生长。同时芽孢杆菌还可以把微囊藻藻体作为C源。



3、细菌协助病毒溶藻

     氯霉素可以抑制蓝藻的蛋白质合成,亚致死的抗生素浓度就能使藻细胞处于“亚致死状态”,协助了噬藻体的溶藻性能;同时丝裂霉素CMitomycin C)可以诱导藻病毒溶解鲍氏织线藻。

4、形成菌胶膜影响藻生长

     单细胞藻类培养物在腐败菌、亚硝酸菌、枯草杆菌等大量出现时,会产生沉淀,颜色变黄,进而发出氨臭味;另外,这些细菌可在静止的水面形成菌胶膜,阻碍气体交换和光线的透射,致使藻类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和光和作用而发生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