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氏抢孤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家人快来看

 朱觉超 2018-01-16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就蓝色字体朱氏网,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朱氏大家族。弘扬朱氏文化,传播朱氏正能量,结识天下朱氏宗亲。

   抢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海市隆教乡红星大社自然村,

抢孤习俗始于明代,

由朱氏一世祖朱明武所创建,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是闽南抢孤习俗的代表项目之一。





抢孤

每四年(实三年)

举办一次

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举行

意为祈祷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各界安宁、合社平安

也是继承

理学家朱文公家训

慎终追远,和宗睦族



抢孤习俗

是“建醮”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建醮从筹备到结束时间持续四个月之久

从农历七月初一日道士到庙里点数头开始

至农历十一月

王爷入坛、扎制王船、送烧王船、抢孤等




建醮活动从起鼓至辞王共有四天,

第一天起搭建孤棚、王爷棚、戏棚,

全村的善男信女连吃素斋戒三天,

道士们续做三天三夜的道场(即三朝五朝做),

芗剧、木偶戏接演三天。



第三天夜幕降临时

全村每家每户都到祠堂前两侧摆上八仙桌

每桌都摆满祭品,近三百桌同时普渡

至午夜十二时左右结束

抢孤才正式开始








建醮活动最高峰

是第三天的王爷出港和竞攀抢孤






期间包括王爷游街、舞龙舞狮

文艺踩街等,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轰动周边县市,到场参观民众数以万计

第四天道士及会首会副还要到每家每户谢灯杆

并沿村社的四周钉符,祈求平安






抢孤的具体内容是:


在村里祠堂前大埕,用6根12米长的大杉木做根基,

下端埋入土里1米左右深竖起,

排列成2-2-2造型,相当于4层楼高,

顶端用厚木板连接铺成一个6X4米的平台,约24平方米,简称孤棚顶。

棚顶堆满祭品及数千元奖金,

让外村的勇士报名参赛,排名顺序到神明前抽签决定,

如果哪个勇士不借助外力攀爬上孤棚顶,

上面祭品及奖金则全部归他,

而饭菜则丢给棚下的民众以喂养六畜。



红星大社抢孤

台湾宜兰的头城抢孤


有着密切的关系,

台湾宜兰学者多次到此地调研,

共同探讨抢孤历史渊源。





台湾高雄抢孤棚习俗(林财民摄)



2017年12月  隆教大社抢孤习俗活动:

27日(农历十一月初十)搭孤棚、祭拜。


28日祭拜、吊送祭品、做王船。


29日晨始:抬神巡社巡田、祭拜科仪活动、装王船祭王船。


下午:送王船,傍晚烧王船。


晚上:全社做普渡祭拜。


晚上:十时搏杯抢孤。


地理位置:




图文:旅游局,山人  财民  编辑:薪火


抢孤是一种庙会活动。通常在每年的夏季举行。台湾部分民间在中元普渡后,会将祭祀的供品提供民众抢夺,称为「抢孤」。一种说法是为了与孤魂野鬼抢夺祭品,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吓退流连忘返的鬼魂。


案例

“抢孤”在我国的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如中国的“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


台湾最负盛名的「抢孤」是宜兰头城镇的抢孤活动。抢孤是先搭设数十公尺高的,上层再搭「孤栈」,并在上头摆放供品以及旗帜,而棚柱上涂满牛油,想要凭己力爬上孤棚并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发生,因此在清朝时期刘铭传曾经下令禁止抢孤活动。在1991年宜兰头城恢复举办抢孤,并且改善了活动抢夺的方式。以往为了账济贫苦亡徒争抢祭品的掠夺活动 变成了目前具有竞赛性的民俗活动,能够首先取得栈顶的「顺风旗」就算夺标。而民间相信抢得顺风旗的人,可以获得神鬼的庇护。


“抢孤”是在搭设很高的“孤棚”上摆放供品,让民众抢夺,据说是为了吓退流连忘返的鬼魂。由于抢孤深具危险性,清朝时下令禁止了一段很长的时间,1991年宜兰县头城恢复举办抢孤,沿用旧习架设孤棚,但改善争夺的方式。

在搭建孤棚时有许多禁忌,如上下主普坛的人员必须吃素斋戒,戴孝者或坐月子的妇女不得接近,女性不得碰触孤棚祭仪法器,以避免抢孤时发生不测。抢孤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午夜举行,比赛时棚柱上涂满牛油,参赛者以迭罗汉的方式,踩在队员肩上向上攀登,登上孤棚后再向上攀登“孤栈”,在攀登过程中所抢下的食物则丢下供棚下的民众捡拾,最后取得栈顶的“顺风旗”就算夺标。民间相信抢得顺风旗的人,可获神鬼庇护,将顺风旗插在船桅上,可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