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发布】2017海淀初三语文数学物理期末考试真题试卷 答案免费下载

 haowenxiazaikn 2018-01-16

亲们,这两天各区初三期末考试都在进行中,海淀的语文、物理、数学考试已经结束,中学老师第一时间将部分试卷整理出来了,最近也会不断更新各区考试试卷,大家赶紧火速查看和转发!!!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1.(1)C (2)B (3)C (共6分。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

2.字:宵词:星罗棋布句:能否使梦想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共3分。字词句各1分)

3.(1)示例:没了涝旱之灾,成了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地。(共2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筑堤治水(2分)

4.(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共6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5.(1)狱官(2)同“弼”,辅弼。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6.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共2分。意思对即可)

7.①磨难②然后能改(改)③而后作(作)④而后喻(喻)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1空,意思对即可)

8.①答案示例:越国战胜吴国。(共1分。意思对即可)

②答案示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个国家常常会被灭亡。(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共8分)

9.B(2分)

10.示例一:鲁达听到金氏父女哭诉后,怒而起身立马要去打死郑屠。

示例二:店家以官府榜文相劝,武松不听,单人执意要过景阳岗。

示例三:阮小七招呼手下偷喝御酒,换以乡村水酒,致使官府招安失败。

(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示例一: ①作品主题是什么?②概括鹦鹉螺号的种种奇遇、抓住重点语段欣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品读主要人物形象。③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示例二:①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②结合具体事件与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分析尼摩船长的形象。③尼摩船长是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机智,同情底层人民,支持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示例三:①作品是如何展开合理而丰富的科学幻想的?②分类整理书中科学幻想的内容,体会其精妙。③海底环境,潜艇的构造和功能,以及食物、氧气和能量来源等内容,都是以科学为依据而展开的想象,体现了小说科学幻想的合理而丰富。(共4分。问题1分,方法1分,结论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共15分)

12.①示例: 借助“眼睛”酣游草原,“我”最后一次感受着地面世界的美好。

②示例:与地面世界失去联系后,“我”坚持观测以期望为后人留下资料。(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悲”是因为再也不能看到渴望已久的草原日出美丽景象;“喜”是因为意外地听到了草原鸟儿的鸣叫,感受了到了生命的力量,这将成为自己日后的美好回忆。

(共3分。“悲”1分,“喜”2分,意思对即可)

14.示例:使得小说情节有波澜,并突显“她”此时的异常表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对“她”的生存状态的探究兴趣。

(共4分。效果1分,情节1分,形象1分)

15.示例一:小说的主题是歌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小说主要写了困入地心的女宇航员借助“眼睛”细腻而热切地感受草原景物之美的经过,以及她会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生活、工作下去的留言,还有对“我”生活态度的影响,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示例二:主题是歌颂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小说主要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宇航员在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时困入地心,在借助“眼睛”感受草原景物之美之后,她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工作,以期待为可能到达的后来者留下宝贵的资料。这些内容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共4分。主题2分,内容2分)

(二)(共9分)

16.①推介②涉及 (共2分。每空1分)

17.示例:图中显示线路全长1.9万公里,说明中国高铁总里程长。图中显示中国高速铁路网已经全面覆盖了我国中东部地区,说明中国高铁覆盖面广。图中信息具体说明了我国高铁已经连接了北京、天津等所有直辖市和哈尔滨、石家庄等众多省会城市。

(共3分。总里程1分,覆盖面1分,连接大城市1分)

18.①从北京出发,经京广线到郑州,再到徐兰兰新线。

②示例:一、到西安汉参观未央宫遗址,了解古代的宫城制度。二、再到哈密市,游魔鬼城,探究风蚀性雅丹地貌特征。

(共4分。路线1分,城市1分,景点1分,学习内容1分)

(三)(共8分)

19.但是,仅有模仿是不够的,要想超越榜样,还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 (2分)

20.(乙) 菲涅耳之所以能够解决了波衍射的问题,就是因为他敢于质疑牛顿的光微粒学说。这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要超越榜样,非得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行。”

(共4分。选项2分,理由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