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飲食滋味》序言(上)

 为什么73 2018-01-16

0116 来自徐文兵 01:00

和大家一樣,我對飲食滋味的瞭解源自於家庭影響。我的姥姥是個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除了針線活兒女工做得好,相夫教子持家也有一套。

我記得小時候看著姥姥生豆芽,先用冷水將綠豆淘洗乾淨,挑揀去乾癟浮起的豆子,然後用滾湯的開水澆在豆子上,馬上再澆一瓢冷水「救命」。沒有親眼見過是在不敢相信豆子不會被燙死,沒有傳承的話也不會想到這麼做。所以姥姥會生豆芽,成活率高不說,豆芽也是粗壯白胖,尾須短。長大以後我想到,這樣做有點像「驚蟄」,喚醒沉睡的生命,然後再給予平和的生長條件。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還沒上學就開始學習做飯。先學會的的是熬小米稀粥。儘管父母交代得很清楚了,但是到了時間的時候還是出了問題,鐵鍋放在火上,米也淘好了放在碗里,開水在暖壺里,這時候我突然不知道往鍋里應該先放水還是先放米?眼看乾鍋燒熱要變紅了,我匆匆把濕漉漉的米倒進了鍋里,刺啦一聲冒煙了,再把開水倒進了鍋里。晚上吃飯的時候,全家第一次喝我煮的稀粥,父親誇我說有股炒米的香味。呵呵!

之後就逐步學會了擀麵條、揪面片兒、擀餛飩皮、餃子皮。相比較而言啓面,和面、兌碱、蒸饅頭(花卷)包子技術含量就高一些,尤其是兌碱,碱大了發苦發綠,碱小了發酸發硬。

最初學習的時候,把握不好就先揪一團面,纏在筷子頭上放到火里燒熟,先嘗嘗看看碱大碱小。後來經驗豐富熟絡了,憑著揉面的手感就知道兌碱是否合適,頂多在揉好面團後,中間切開一刀,看看橫斷面的起泡多少大小就能判斷了。

那時候糧食都是按人頭定量供應的,粗糧比例佔七成,白麵比較金貴,所以蒸一頓饅頭不能浪費,和面要三光,手上面盆案板上不能沾面。每次蒸出開花的大饅頭,心裡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學習炒菜得益於我有一個愛吃會做的父親,爸爸的做菜的水平很高,能做席面,冷熱葷素樣樣精通。

我至今還記得父親教我做魚的情景,告訴我燒魚好吃的秘訣在於要放豬肉而且要肥肉,魚特點是鮮嫩,但是不香不解饞,放豬肉和大料進去就妥帖了。而做豬肉丸子的秘訣在於裡面要放荸薺,這樣瘦肉肉質就不柴、肥肉就不膩。平生第一次吃涮羊肉,吃蝦都是父親親手做的。

父親還有很多烹飪做菜的藏書,我當年讀了也是如飢似渴,比起那些純講技術手段的書,我更喜歡像《烹調原理》這樣的書,浸透著文人價值觀和情懷。

   未完待續,明天見!

徐文兵

2018年1月10日星期三

於湯河原理想鄉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信息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